血管外科是临床外科中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血管外科的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6~8世纪,就已经有关于血管外科医师及血管外科操作的记载。那时,杰出的古印度医师Sushruta,开始用麻绳结扎血管、行静脉切开,并编写了也许是世界上第一部外科学教材《Sushruta Samhita》,书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外科的操作,甚至包括多达4种的止血方法。说它年轻,是指当前的血管外科诊治技术和手段,已经远远超越了Sushruta所在年代以及近百年来的血管外科领域所能达到的水平,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导丝、导管、支架等为代表的腔内治疗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以“微创”为特征的腔内血管技术的兴起。
腔内血管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腔内血管器械――包括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等。血管外科医师就是通过操控这些器械来完成腔内血管治疗的,这些器械就是血管外科医师手中的“手术刀”。如何理解“腔内血管治疗”这一概念呢?人体的血管系统,就好比一个城市复杂的地铁网络。血管,就是地铁隧道。隧道出了问题(也就是血管发生了病变),该如何维修呢?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隧道外的途径进行维修,另一种则是通过隧道内的途径。前者,需要掘地三尺、大兴土木,这就是传统的血管外科开放手术的模式;后者,则无需动土,从隧道内部悄悄解决,这就是现代的腔内血管治疗模式。
维修工人和维修器材通过地铁运达隧道的问题部位。轨道就是腔内血管器械中的导丝,车厢就是导管,隧道内壁加固的金属支撑物就是支架。球囊就更容易理解了,好比自行车胎没气了、瘪了,往内胎里打气,内胎就相当于一个球囊,内胎鼓起来,撑起外胎,狭窄解除,自行车也好骑了。以上就是对腔内血管治疗的一个简单比喻。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腔内血管治疗“微创化”?因为我们可以不必开胸、开腹去找病变部位,我们可以远距离打个小洞“坐地铁”(经导丝导管)去;患者可以不必接受全身麻醉、不必意识不清、不必心脏停搏,我们只需在穿刺部位(打洞处)来点局麻,手术中患者还可以听听音乐(意识清楚)。
“微创”的腔内血管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麻醉的相关风险,从而将患者围术期的生理、心理、功能的受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它最大的优势恐怕还体现在接受微创治疗的患者相对于接受开放手术患者在直观体验上的明显改善。毕竟,对没有太多医学专业知识的病人来说,接受2cm长切口的手术与接受20cm长切口的手术相比,差得实在太多,无异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今天,传统的血管外科开放手术,已逐步为血管腔内手术所替代。例如,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中,以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成形术为主要内容的腔内血管治疗已经代替了约95%的传统的血管重建手术(开放手术);利用血管腔内移植物进行的腔内隔绝术使腔内血管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大动脉扩张性病变的治疗,使微创治疗领域逐步扩大,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病人的风险。在我国,血管外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比较短。20世纪80年代,血管外科才开始以独立科室或专业组的形式,出现在学术会议或刊物上。1987年,中华医学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1994年,我国成为亚洲血管外科协会创始成员国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