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行为问题?
答:当儿童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适应,称为行为问题。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较为常见,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近年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少年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2.9%。儿童行为问题表现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家长忽略,或被过分严重估计。因此,区别正常的和异常的儿童行为非常必要,目前有多种衡量儿童行为的量表可用于帮助区分儿童异常的行为问题。
2、儿童的行为问题可分为哪几类?
答:儿童的行为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功能行为问题,如遗尿、多梦、睡眠不足、夜惊、厌食、挑食等。
(2)运动行为问题,如儿童擦腿综合征、咬指甲、吸吮手指、咬或吸唇、活动过多等。
(3)社会行为问题:如破坏、偷窃、说谎、攻击等。
(4)性格行为问题:如屏气发作、惊恐、害羞、忧郁、社会退缩、交往不良、违拗、易激动、烦闹、胆怯、过分依赖、过分敏感、嫉妒、发脾气等。
(5)语言问题:如语言发育落后、口吃等。
男孩的行为问题常多于女孩,男孩多表现为运动与社会行为问题;女孩多表现为性格行为问题。
3、当发现孩子有行为问题时该怎么办?
答: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同样的遗传素质,可以发展出迥异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性格和行为是后天塑造而成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早期教育和特殊环境的创造可对小儿的性格行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多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学习环境等显著相关。因此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行为问题,家长应注重寻找原因,改进教养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长期无法纠正,问题严重者,必须及早接受心理咨询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