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报道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3/1000,根据“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全国听力残疾者多达2780 万例。较1987 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有听力和言语残疾约1770 万例有所增加。我省现有听力语言残疾人68.8万,居六类残疾人之首,占全省221万残疾人总数的31.1%。我国每年出生约2000 万新生儿,若按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病率0.1%计算,则每年至少新增2万例听力损失新生儿。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问题不但影响个人(言语和认知发育、教育、就业、婚育)和家庭(沟通障碍、心理、经济负担),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
我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家政府对新生儿筛查和早期干预极为重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生缺陷高发的状况,我国政府于2002年2月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2004 年12 月,国家卫生部首次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2004]第439 号文件《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09 年2 月,卫生部重新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卫生部64 号令)。新管理办法不仅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且规定从2009 - 06 - 01 起,在全国全面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不具备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听力筛查。2009年11月卫生部制定颁布《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到2012年,东部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80%,到2015年达到90%。2010年12月卫生部修订颁布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规范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要求、机构职责、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2004年福建省卫生厅和福建省残联联合制定颁布了《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从2005年4月1日起,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县级以上开展助产技术的综合性医院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2005年由省卫生厅公布确认7家诊断机构和1家筛查诊断中心,筛查诊断中心挂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筛查诊断中心现有医生19人,护理及医技人员25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5人,留学归国人员7人。中心承担了大量新生儿听力筛查、复查及诊断和干预工作,近3年来诊断听力障碍儿童1153例,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00多例,培训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医务人员800多人。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省开展5年来,筛查率已经高于60%,有的医院已经超过90%,筛查数量在逐年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接受治疗干预的儿童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生儿听力筛查受经济发展程度、医疗保健网络健全与否、地区差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我们的任务仍然艰巨而任重道远,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早期干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一定要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