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急性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根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接受移植的患者由于受到大剂量放化疗的影响,骨髓造血功能遭受严重抑制,免疫功能也遭受到摧毁性打击,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而以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最为突出,因而易出现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自身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均有一部分患者最终复发,自身干细胞移植更明显,约占50%左右。如何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白血病复发率适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刘风
自身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高的原因除了回输残留的少量白血病细胞外,与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相比主要是缺乏GVL效应。自身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强度与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基本相同,已达到机体耐受的极限,部分患者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仍未被彻底杀灭,最终导致疾病的复发。这说明大剂量的放化疗虽可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但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遭到重创,使本来就低下的免疫监视功能每况愈下,而不利于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清除。有些移植相关的并发症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势必会在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方面开创新局面。
1、移植期间的中医药治疗
在此期间中医药要重点解决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加速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中医认为白血病的发生为本虚标实,初诊时临床表现以虚为主,如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面色晃白,低热盗汗,舌淡脉细数等气阴两亏之症,虽有壮热,质为正虚邪实。化疗药物为剧毒之品,属于大毒治病之列,势必害及五脏六腑,伤阴耗气。较长时间接受联合化疗或经超致死剂量的放和/或化疗骨髓移植的预处理之后,更加耗伤气阴,正气衰败,这与骨髓移植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长时间低下相一致。在治疗上本着“虚者补之”的原则,鼓舞正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以加速免疫功能重建,彻底消灭残白血病细胞。《张氏医通》中云:“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头在乎肾,气之源头在乎脾。”病位主要在脾肾。在扶正治则中,应以益气养阴、滋肾填精并重治法。药选人参、黄芪、白术、枸杞子、女贞子、首乌、菟丝子、仙灵脾、狗脊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肾类中药具有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的作用,益气养阴类中药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效能,有利于造血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2、移植后的中医药治疗
移植成功造血恢复后,中药的使用应注重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彻底消灭残留微小白血病,降低复发率,即所谓的免疫治疗。此时中药应侧重于益气养阴,药选人参、黄芪、女贞子、枸杞子、何首乌、黄精、当归、天门冬等。补益类中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报道长期服用该类中药者包括白血病在内的肿瘤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我们观察到凡能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期,在接受ABMT后部分患者可能残留极少量的白血病细胞,若能坚持长期应用扶正培本中药治疗,可望进一步提高ABMT的疗效,增加白血病的治愈率。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及浙江中医学院已把中医药运用到干细胞移植之中,经中西医有机的配合均获得移植成功,远期疗效正在观察之中(第四届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北京:1995)。
3、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中医药治疗
移植物抗宿主病属于中医的“皮痹”、“黄疸”、“臌胀”、“泄泻”等范畴。以皮肤改变为主者,治以活血化瘀法,方选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乳香、没药、五灵脂、牛膝、地龙、秦艽、羌活。以肝脏受损为主要表现时,治以舒肝解郁、活血利水,方用柴胡舒肝散加味,药选柴胡、枳壳、赤芍、甘草、香附、川芎、金钱草、郁金、丹参、元胡等。此方亦可用于肝静脉闭塞。药理实验证明,活血化瘀之品具有免疫抑制及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效用。黄疸明显者加茵陈;有腹水者加大腹皮、泽兰;腹泻严重者加婴素壳、黄连、白头翁、柯子。 口眼干燥现象属于中医的“燥证”范畴。治宜滋阴润燥,方用增液汤加减,药选生熟地、天麦冬、玄参、石斛、天花粉、玉竹、女贞子、黄精、沙参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