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新学年开学不久,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丹丹变的喜怒无常,在家动不动就不高兴,每隔3-4天就要哭闹一次,家人也无法哄劝,有时也找借口不想去上学。刚开始,父母把12岁女儿的这种性情改变归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认为一向好强的女儿这种改变只不过是一种成长的必然,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哪知道,一切并没有像父母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丹丹整天愁眉苦脸,动不动就眼泪汪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并逐渐出现睡眠不好,食欲不振,也无法与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白天上课没精神、听课像听“天书”, 对自己、对前途失去信心,学习成绩下降,常自责自己“真没用,什么都做不好”,还不时冒出“活着真没有意思”之类的话,曾悄悄用小刀划过自己的手腕,想一死了之,但又觉得对不起父母。
看到孩子的情绪每况愈下,焦急的父母赶紧带着她来心理门诊求助。经过我的详细检查,并根据丹丹的临床表现及心理测试,她患上了抑郁症。
【分析】
在许多人的眼里,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纯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美好花季,很难将孩子与抑郁症这个病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抑郁症已经成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问题。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心灵感冒”,它像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极其普遍。但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抑郁症根本不是一种病,仅仅被认为是心情不好,而事实上,抑郁症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等一样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二十一世纪,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疾病中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在我国的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是自杀死亡的,在儿童青少年当中,自杀仍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意外。
眼下的独生子女一代,早已背负了太多超过他们年龄的压力,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矛盾、父母的高要求、竞争的压力……有关数据显示,学龄前儿童发病率约0.3%,小学儿童约为2%,青少年约为5%~10%,抑郁症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在我国,许多人甚至小学生都知道身体感冒的多种症状,但了解“心灵感冒”症状的人却少之又少。
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常为自己的情绪感到困惑,是以情绪抑郁为核心症状,他们无法准确地描述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于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可能抱怨自己躯体的不适、夸大自己的恐惧、觉得烦闷、缺乏精力,甚至谈论死亡。典型的抑郁症有节律性特征,表现为昼重夜轻的变化规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基本特征为:
①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低沉,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什么都不想做,自暴自弃,无用感,想死或企图自杀。也有表现为敏感,易激惹,好发脾气,违拗,不安,厌烦,孤立,愤怒,无故离家出走等。
②精神运动迟滞:表现为行动迟缓,活动减少,行为退缩。严重者可呈类木僵状态,不语不动。
③思维、言语障碍:思维迟钝,低声细语,言语减少,语速缓慢,自责自卑。年龄大的儿童可有罪恶妄想。
④躯体症状:常诉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昏、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
⑤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可能以行为障碍为突出症状,如不听从管教、对抗、冲动、活动过度、攻击行为或其他违纪不良行为等表现。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仅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人格、性情、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还将对孩子成年后产生影响。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暴躁、易怒、毫无理由地出现情绪波动,总是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连平常最喜欢的事都懒得做,还时有心慌、胸闷、胃痛,更加嗜睡,吃不下饭,整日感到很疲乏,在学校的表现变得越来越糟,抱怨生活太累或太无聊,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这些都可能是内动力不足,是抑郁的核心症状,如果持续时间有两周以上,而且由于症状的存已经影响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很容易导致自杀,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警惕抑郁症,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咨询一下,以便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和干预治疗,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心灵感冒”的阴影, 降低自杀风险和减少功能损害,促进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