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心脏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肺炎、肺癌、肺结核、肺栓塞、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其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体重增加,一种更为常见的、可以导致前胸部不适疼痛的疾病是胃食管反流病,这种疾病表现多样,有的表现为从咽部直达心窝烧灼样疼痛,有的背部疼痛,还有的病人出现牙痛、咽痛、前胸两侧疼痛,还有的可以出现呛咳、过敏性鼻炎乃至哮喘发作,很多病人严重到需要一次又一次看急诊。
多数病人在出现胸痛时,首先想到是心脏发生问题,很多心脏科医生也难以区分这种胸痛是否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的,因为这种胸痛对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硝酸甘油也反应良好,有的病人就因此被“误诊误治”许多年。
几年前,一位朋友的老母亲夜间突发胸痛,经卫生所心电图检查:轻度st改变,考虑心肌缺血,经静点丹参后症状减轻,几天后症状再次出现,程度更重,朋友将老母亲送到北京一家着名的心脏病专科医院急诊,根据病人的年龄、发病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也是考虑心肌缺血,建议做冠状动脉照影,老人当时70多岁,她儿子担心检查风险又正值五一长假前,担心做完检查万一出问题找不到医生,想先用中药治疗一下减轻症状,过完节再决定是否做冠照,笔者经过详细的问诊并参考病人的饮食起居情况,考虑胃食管反流可能性大,用中药汤药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也就没有再做冠脉照影,现患者已经84岁,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另一位来自河北的73岁老人,不明原因经常出现右侧胸痛数年,胸痛发作时不能平卧不能睡觉,仅能在地上不停行走,有时持续数小时才能慢慢减轻,在当地进行心肺方面的多项检查都未发现病因,考虑为“神经官能症”,经食管动态pH和阻抗测定,诊断为重度胃-食管反流病。这位老者24小时发生胃食管反流113次,最长的一次反流达53分钟,合并反流时间为397分钟,食管最低pH接近0(正常食管pH为7.0),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天有6个多小时,反流上来的高强度胃酸持续浸泡并刺激食管,使食管发生炎症、溃疡并刺激神经而发生前胸和背部疼痛,这种疼痛与心脏病发作难于区别,也正是这位老者频繁发生胸痛的真正原因。
还有一位36岁的女病人,长期患咽炎,并时常感到胸闷不适,久治不愈,经检查发现食管的pH值正常,但阻抗测定发现病人出现70次反流,基本上为弱酸返流,反流范围有近30%到达咽部,胃酸经常刺激咽部引起的咽炎,这位病人也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以弱酸反流为主。
食管pH和阻抗联合测定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金标准,可以分辨出是否反流;反流出现的时间;反流物是酸性、弱酸性还是无酸性(碱性);是站着反流还是躺下反流;反流是否与进食有关等诸多因素,针对反流发生的时间和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自然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位中年男性,体型较胖,近来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餐后1个小时开始快走,但是,很快就出现胸部疼痛,难以忍受,停止运动能逐渐减轻,到医院做了冠脉照影,冠状动脉并没有发现严重问题,治疗心脏病药物没有取得很好的疗效,但食管阻抗显示,进餐时和进餐后1个小时出现大量胃食管反流,餐后2小时反流就显着减少,该患者在餐后1个小时开始快走时正值反流大量出现,这时胸痛出现,经评估:症状联合概率达到90%以上,故判断胸痛与反流有关;再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是属于那种食量很大,进餐速度极快的人,由此判断大量进餐后胃内容过多,还没有得到消化,患者就开始体育锻炼,导致胃食管反流性胸痛出现,在建议患者减少进食量和推迟体育锻炼时间1个小时后,再加上胃动力药和理气降气的中药治疗后,患者再也没有胸痛发生。
胃食管反流病在老人中多见,一般认为和食管壁清除功能、食管裂孔张力以及胃排空能力不足有关,但近十余年来,发病率显着增加,发病年龄下降,特别是肥胖者和喜食肥甘厚腻者多见,减轻体重、改变生活起居方式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基础。胃食管反流病虽说症状复杂多样,可以出现多系统的表现,其实还是有踪迹可寻,一是发作时饮水可以减轻症状,也可以用奥美拉唑等拉唑类药试验治疗,如果是酸性反流通常在用药后一周内取得疗效,如果是弱酸反流或无酸反流,或者给药时机不对,疗效则不会太理想。
食管pH和阻抗联合测定的方法比较简单,仅仅将一根直径粗细仅如细面条的电极,通过鼻腔插入食管,固定在食管下端括约肌上5厘米处,连续测定24小时即可得出结论,测定期间病人进食和休息全无影响,仅有轻微的咽部异物感,是一个简单易行、完全可以接受的、检查胃食管反流病的好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