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菌疹(dermatophytid)是皮肤癣菌感染灶出现明显炎症时,远隔部位皮肤发生的多形性皮损,是机体对真菌代谢产物的一种变态反应。其严重程度多与癣菌感染灶的炎症强度成正比。
【病因和发病机制】 皮肤癣菌感染人体后,如炎症强烈,其代谢产物可进入血液循环,并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导致皮肤损害的发生。用癣菌素作皮内试验,可出现风团样速发反应和结核菌素样迟发反应;动物实验发现癣菌疹的病理变化是血管内皮损伤和出血性炎症,与异型蛋白引起者类似。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比亲人性皮肤癣菌更易导致癣菌疹的发生。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常发生于各种皮肤癣菌病急性炎症期,以浸渍糜烂型足癣和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最多见。癣菌疹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类型有:
(一)疱疹型 最多见。常突然对称性发生于掌心、指侧。皮损为呈米粒大小的水疱,疱液清,壁厚,周围无红晕,严重时掌跖、手足背均可出现水疱甚至大疱。自觉瘙痒和灼热。随原发感染灶的消退,水疱可干涸、脱屑而消退,病灶不愈时可反复发作。
(二)湿疹样型 对称分布于足背、小腿或四肢。皮损为丘疹、红斑、渗出、糜烂。
(三)丹毒样型 分布于单侧或双侧下肢。皮损为轻度水肿性红斑,散在数片或融合成大片,类似于丹毒但无明显红肿热痛。
此外癣菌疹还可表现为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或荨麻疹样皮损。
【诊断和鉴别诊断】 癣菌疹常与汗疱疹、湿疹、丹毒等相混淆,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有:①发生于皮肤癣菌感染灶炎症明显时,并随炎症消退而消退;②起病急,皮损多形性,常对称分布;③皮损真菌检查阴性;④皮肤癣菌素试验阳性。
【预防和治疗】 首先应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对症处理。内用药物以抗组胺药为主,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