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在最近一年里,腰椎疾病的治疗方面的有不少新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术中使用抗生素
一项最近的研究中在5例行脊柱融合术的患者体内提取成骨细胞,然后进行细胞培养以评价切口内万古霉素对细胞的影响。成骨细胞被置于三种不同浓度的万古霉素中,浓度分别为3,6和12mg/cm2。所有5例患者成骨细胞标本在培养的第3到6天均显示细胞迁移。但是,在加入万古霉素后,5例中仅有1例可观察到细胞迁移。细胞活性在最低的万古霉素组为100%,而在较高的万古霉素浓度中为97%,在最高浓度的万古霉素中仅为8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小于0.009)。作者的结论是,万古霉素的应用可能影响细胞迁移、细胞分化以及细胞活性,导致严重细胞形态学变化,而且这种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因此,当在切口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后,将很有可能影响脊柱融合术的融合率。
骶髂关节
一项最近的研究评价了在无症状人群中骶髂关节退变的发生率。作者分析了500例非下腰痛或骨盆区疼痛而行腹盆部CT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有373例患者纳入研究。共包括了746个骶髂关节。在整个人群中,至少有一侧出现骶髂关节退变者有131例(35%),而至少有一侧出现显著的骶髂关节退变者有114例(31%)。而且该发病率自20岁年龄段至80岁年龄段逐步增加。作者认为,骶髂关节退变在无症状人群中比较常见,而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影像学表现的骶髂关节退变与症状并不直接相关。
社会经济学
一项最近的研究对自体血回输进行了评价,应用的对象是三个或小于三个节段的短节段腰椎椎板切除及融合的患者,共508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84例患者(16.5%)术中使用了自体血回输装置,而其中有65例患者(77%)术中接受了自体血回输。而同样在该组患者中,有57例没有使用自体血回输的患者接受了异体血输注。作者最后得出结论,在三个或小于三节段的腰椎椎板切除、融合术中,自体血回输效价比并不高。
一些作者试图明确患者的人口特点以及临床疗效是否会影响患者脊柱术后1年的随访率。作者纳入了两年内注册登记的所有接受脊柱退行性变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研究共包括1484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病情以及术后三个月的临床疗效。在该组患者中,有233例患者(15.7%)在术后第一年时失访。在术后第一年接受随访和失访的患者中,除了年龄和工作状态以外,患者的基础病情以及合并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失访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1岁)明显低于随访组患者(57.1岁)(p小于0.001),然而在失访组患者中有工作的比例(45.9%)明显高于得到随访组(41.7%)(p=0.04)。两组患者的术前疼痛情况、功能障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而且,在术后3个月的患病率、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是导致在术后1年失访的唯一独立因素(p小于0.001)。由此,对于实际注册登记的患者中,其术后1年失访率约为15%,而且预示术后失访的唯一独立因素是年龄,而不是临床疗效欠佳或者术后不满意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