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侧偏斜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并影响鼻腔生理功能时,称为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鼻中隔偏曲可为先天性或者后天性。Gray(1972)根据临床观察提出,子宫内胎位不正使胎头受压,以及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头经过产道时受压,都可以导致鼻中隔偏曲或脱位。此为出生塑形理论(the birth moulding theory)。产钳挟持不当也可使鼻中隔受压而造成偏曲、脱位。也有人提出鼻中隔偏曲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天性鼻中隔偏曲主要由外伤或压迫因素引起,如增殖体肥大者,因自幼鼻塞而经常张口呼吸,致使硬腭高拱,鼻中隔发育空间受限制而致偏曲。鼻腔肿瘤或异物的推压可使鼻中隔向对侧偏曲。据临床观察,成年人鼻中隔完全居中平直者极少,多有不同程度的偏曲。偏曲程度较轻且未引起鼻功能障碍、不出现症状者,为“生理性偏曲”,不予置诊,也无需处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学忠
鼻中隔偏曲有各种不同的类型(见图21-1),按偏曲的形状,可分为:
1. “C”形偏曲:鼻中隔凸向一侧,常仅限于软骨部,也可为软骨和筛骨垂直板同时向一侧偏曲。
2. “S”形偏曲:筛骨垂直板偏向一侧,中隔软骨偏向对侧。
3. 嵴突:鼻中隔上的长条形隆起,自前下向后上走行。多位于上颌骨鼻嵴或犁骨上缘。有的嵴突为软骨脱位重叠所造成。
4. 棘突(距状突):为局限性尖锐突起,常位于中隔软骨与骨部接合处。
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适应证
① 鼻中隔偏曲导致持续性鼻塞或反复鼻出血;
② 鼻中隔偏曲、矩状突或嵴突影响咽鼓管功能,出现耳鸣、耳聋或发生反射性头痛;
③ 鼻中隔偏曲阻塞中鼻道,妨碍鼻窦通气和引流。
④ 与外鼻畸形相关的鼻中隔偏曲的处理
⑤ 某些经鼻手术的鼻中隔前置处理。
三、术前准备
(一)鼻内窥镜检查
鼻内窥镜下检查使鼻中隔偏曲的检查和诊断更为准确。鼻腔前部表面麻醉后,用0°、30°硬性鼻内窥镜观察。然后,在充分收缩鼻粘膜后检查鼻腔深部。观察鼻中隔与鼻腔、鼻道和鼻甲的解剖结构关系及对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产生的影响。
(二)鼻窦CT扫描
参考水平位和冠状位CT鼻窦扫描,在了解鼻中隔偏曲形态的同时,可清晰观察鼻中隔与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并了解鼻中隔形态异常与鼻窦疾病的相关性。鼻窦CT扫描对鼻中隔偏曲的评估意义是:
1. 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相关性;
2. 可能影响鼻内窥镜下的手术操作;
3. 影响术后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与否;
4. 导致术后鼻腔粘连的可能性;
5. 提示手术矫正的部位和范围。
四、术后处理
手术后全麻病人取仰卧位,局麻病人取半坐位,鼻部可给予冷敷,避免打喷嚏和用擤鼻、咳嗽。术后24~48h抽出填塞的止血纱条,并坚持每日或隔日换药,防止鼻中隔血肿或鼻腔粘连,出院后随访1~2月,直至完全上皮化
五、常见并发症
①鼻中隔穿孔,多因术中不慎在同一部位损伤两侧粘软骨膜所致。
②鼻中隔血肿,主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或鼻腔填塞的凡士林纱条过松。③鼻中隔脓肿,多因血肿感染引起。
④鼻腔粘连,因术中损伤鼻腔外侧壁粘膜,而术后又未及时分离所致。
⑤鼻畸形,常因鼻中隔前上部去除软骨太多,或继发于鼻中隔脓肿引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