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动症与环境有一定关系
目前对抽动症发病的原因与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是遗传和环境影响抽动症的发病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如,怀孕分娩时的影响:母孕期高热、难产,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等;感染因素: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精神因素: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及刺激性的动画片,过多玩游戏、手机、电脑等;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二、合理调护有利于抽动症的治疗
1、和谐的家庭氛围十分重要
家庭是孩子生活与成长的主要场所,保证和谐的家庭氛围十分重要。为子女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每位家长的心愿与责任,家有抽动症患儿的家长,更应该重视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的言行要为子女树立榜样,对子女的教育、管理要合理、到位。子女的言语、行为受家长影响十分明显。在对子女的要求、管理父母,父母之间要保持一致,事先约定在出现不同意见时,不要在子女的面前争执,可以背后协商,不让子女有为难或者有选择的接受,特别不要出现家长双方对子女要求宽松不一的场面。
2、对患儿的理解、尊重以及要求的合理满足
家长首先要理解患儿的病痛,抽动症无力发生了什么样的症状,都是疾病的表现,不是孩子故意为之。因此,对患儿出现抽动症症状时不能斥责,或者强行制止,也不能卑视。就像我们患了感冒会流鼻涕、打喷嚏、发烧一样,哪位家长会说不让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因为任何一位家长自己也做不到。所以,不能强求患儿自己刻意去控制症状。
现在一个孩子面对六个长辈的家庭十分多见,还常见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患儿生活、上学、就医的情形,因而,常常有多人陪同一个孩子就诊的场面。这样的家庭环境,难免产生对患儿的溺爱、娇生惯养,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与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应该根据家庭的能力、条件适当满足;不能满足的应该说明理由,加以引导,获得孩子的理解。
建立家庭成员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为子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每一位家长都要认真去做,并且要做好的职责。晚餐不要过饱,食物要易消化,睡前情绪要稳定,讲究个人卫生,并且不要开灯睡觉。
4、适宜的运动
运动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而言不可或缺。研究认为,儿童早期(低于5岁)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其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发育以及提高社交能力等。加拿大儿科协会发布的一份健康指南说,从幼童时期开始,家长就需要有意识地减少他们在家里单纯坐的时间,而要增加他们身体运动的时间。因此,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孩子运动时间。1至4岁幼童每天至少应有3小时运动,包括在地板上爬行等玩耍活动。4岁以上儿童每天至少应有1个小时的中等以上强度运动。
5、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是健康身体的基本保障,饮食多样化为基本要求,以清淡而富有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适当热量、脂肪、矿物质)为第一目标。
减少或者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尽量不吃或者少吃洋快餐、少吃肉类,适当增加鱼、蛋、奶的摄入量,既要保证孩子健康发育的营养需求,又必须注意不会使孩子营养过剩,发生肥胖。
还要做到不偏食,偏食就有了选择,对孩子的身体与心理发育都是不利的。
6、控制看电视、利用电脑、手机玩游戏
电视、电脑、手机是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知识与交流的基本能力与不可或缺的手段,合理使用对促智、增长知识十分必要。然而,过度沉溺,可能会适得其反,成为诱发或者家长抽动症甚至多动症的诱因。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发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亦称儿童多动症)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应该避免过多或者长时间的沉溺于玩游戏、手机、电脑。部分抽动症的患儿常常伴有多动症,就更应该注意了。
7、与班主任、任课教师适时沟通,取得理解、获得帮助
幼儿园、学校是婴幼儿白天生活与学习的地方,患儿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影响幼儿园、学校的课堂秩序,因此,家长应该与教师、班主任适时沟通,介绍患儿的病情,获得理解与帮助,并避免被歧视,有助于病情尽快康复。
8、减少感冒等感染的机会
感染因素是诱发或者加重抽动症症状发作的常见原因,因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合理运动、饮食、睡眠,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就会减少对抽动症的发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