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自始至终都是核心任务之一。此前,一些国际大型糖尿病研究,如英国UKPDS研究,已经证实了强化血糖控制对于防治并发症的积极效果。
1、强化降糖是一柄“双刃剑”
过去,我们认为糖尿病治疗的中心就是降低血糖。因为高血糖是引发并发症,以及加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化血糖控制,即强化降糖成为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随着近年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学界日益认识到一个问题:强化降糖也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因为强化降糖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
首先,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过于强调强化降糖容易引发低血糖,不仅仅带来昏迷等突发状况,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导致生命器官,如心脏、脑血管、肾脏等不可逆的损伤。
其次,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合并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慎重对待强化降糖。强化降糖,特别是血糖从很高到很低的这个过程中,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加重的状况。去年,很多国内外研究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及美国心脏协会在关于“强化血糖控制与大血管疾病的预防:解析ACCORD,ADVANCE及VADT研究结果”的声明中表示:对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有益于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但强化血糖控制并未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不分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一味强调降低血糖不仅会带来低血糖风险,还可能引发大血管并发症,且无法有效降低死亡率。
2、因人而异,辩证看待强化降糖
现在,我们强调血糖控制需要个体化,强化降糖也要因人而异。因为辨证强化降糖更符合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这种辨证理念就是既要使血糖保持在理想水平,同时又要有效避免低血糖和减少延缓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具体来说,第一,对于初诊患者和无并发症的患者来说,通过强化降糖使血糖控制在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从而解决高血糖带来的糖毒性问题,无疑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第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65岁以上的患者,需要慎重考虑强化降糖。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个体化的强化降糖要求血糖不能控制得太严格,目标值宜比正常值稍高一些;第三,处于其他年龄阶段,但患有心脑血管等多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血糖控制不是唯一指标,降低血糖的同时要兼顾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尤应注意;第四,糖尿病儿童的血糖波动相对更大一些,对降糖药及胰岛素比较敏感。这一群体也需慎重应用强化降糖;第五,妊娠糖尿病患者如果一味强调血糖达标,易出现低血糖,不仅会对母体造成伤害,对胎儿的伤害更是不可逆的。
3、中西医结合有望突破研究“瓶颈”
目前,西医治疗方式的核心是集中使用药物,以降低血糖为中心的对症治疗。而中医则强调从整体入手,注重治本。两者侧重点不同,一个重“点”,一个重“面”。西医降糖效果良好,中医在改善并发症、改善生命体征方面效果显著。这可以说是国际上糖尿病研究的两个方向。
然而,糖尿病研究一直面临一个困境:研究投入巨大,但发病率却逐年增加,成效并不显著。我们认为,糖尿病研究应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即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兼顾并发症的改善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改善。众所周知,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它能带来多种脏器损伤,多系统病变。因此,它的治疗同样应该是多靶点,重点中兼顾整体。
从这个思路出发,中西药协同配合,无疑是一个良好的研究突破口。而消渴丸等中成药已经通过临床研究证实这一点。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脂、微循环、胰岛功能以及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等,同时,在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方面,通过中医的整体调整,也能起到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