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热(DF)是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热型多样,是药物疗法的不良反应之一。
常见的易引起发热的药物:磺胺类,两性霉素B,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胺,博莱霉素,更生霉素,抗组胺药,巴比妥类,天冬酰胺酶,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水杨酸类,阿托品,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吩噻嗪类,乙酰唑胺,砷剂,缓泻剂等;
较常见的易引起发热的药物:碘制剂,头孢菌素类,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链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E,阿霉素,别嘌呤醇,硫唑嘌呤,西咪替丁,可待因,肼苯哒嗪,呋喃妥因,丙基硫氧嘧啶,链激酶,肝素,非那西丁,保泰松,利眠宁,鲨肝醇,甲硝唑,左旋咪唑,炎痛喜康等;偶见的引起发热的药物洋地黄,胰岛素,氯霉素,四环素等。
一、药物热产生 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药物的变态反应:药物作为全抗原或半抗原与体内蛋白结合后均能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即可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引起患者发热。
(2) 特异质反应:由基因缺陷引起,使用某些药物时引起溶血性贫血或恶性高热。
(3)用药相关反应,任何患者均可发生。
(4)药理作用:药物破坏、杀灭微生物或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大量应用抗凝药致出血亦可出现发热。
(5)指药物影响体温调节机制,包括对体温调节中枢、基础代谢、腺体分泌等的影响。
二、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条件中的2点即可诊断为药物热:
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度升高或应用抗生素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原有感染解释,也找不到其他原因,而患者一般情况尚可;⑵非发热性疾病患者用药后出现发热,不能用继发感染来解释;⑶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
典型的药物热出现在用药后第7~10天,若以前接触过这次所用的药物,则常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病例可短至1 h或长达25 d。药物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任何热型均可出现。药物性抗原或半抗原在体内排泄或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消除的时间约一周左右,故多数患者体温可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一般不超过1周。也有恢复时间较长者,可能由于肝肾功能损害,药物代谢及排泄延迟所致。
以往药物热病例中,约半数仅仅表现为单纯发热而无其他伴症,而其中最常见热型为弛张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在1-6天,90%患者可在停药后3天恢复正常体温。王君钰 等曾报道 1例痛风病患者因服用别嘌呤醇、去痛片引起反复发热伴皮疹,停用可疑药物11天体温渐降至正常。
对确诊为药物热的患者,首先停用一切可疑药物; 补液、 促进体内药物排泄;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重症患者可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但要谨防激素引发药物热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钙剂,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也能引起药物热,因此不主张使用这些药物。
药物热有多种免疫机制参与发病,而中药可能对药物诱导发热的多个环节有调节作用,治疗药物热,应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清热凉血:生地、赤芍、丹参等;清热解毒泻火:金银花、公英、生石膏;养阴生津:沙参、玉竹、麦冬、鳖甲等;清虚热:青蒿、地骨皮等;祛风止痒:防风、地肤子、川芎、桂枝、蝉蜕等。
由于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药物热在发热病人中所占的比例呈现上升态势,一方面提醒我们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应提高对药物热的重视程度,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