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和前沿的学科,在国内也就是20多年的发展历史。山大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这一专业研究和临床的三级甲等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在主任孟庆义教授的带领下,除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了许多高质量的、高难度的大手术外,他们还不断围绕学科,进行钻研与创新,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始终走在国内血管外科的前沿,他们因诊断准确、手术技术精细、娴熟,成功率高,深得患者信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常出现足部麻木、肿胀、疼痛、溃疡甚至坏疽。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对糖尿病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截肢,这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和病人家庭增加了负担,大多数病人和家属都不愿意接受。
随着科技发展,一种适合小腿部血管的新型球囊和导丝在国际上诞生,使糖尿病足等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成为现实。但目前由于受技术条件等原因限制,国内有能力临床开展这一技术的医院还较为稀少。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孟庆义,是国内较早研究这一新技术领域的专家,在历时三年的探索中,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地用该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记者采访了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孟庆义。
四大症状要引起您的注意
糖尿病是现代慢性病中排名前三位的杀手。糖尿病本身最可怕的其实是其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
据孟主任介绍,糖尿病足发病率相当高,发生坏疽机会也比常人高许多。由于长期高糖状态及其他一些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导致人体的大、小血管、神经、肌腱、筋膜等组织发生病变,足部的组织代谢失调,循环、营养障碍,感觉迟钝或丧失,易于损伤或细菌、霉菌等感染,形成糖尿病足坏疽。这也是糖尿病患者足部容易发生破损和坏疽的主要原因。
孟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四大症状一定要引起您的注意:一、感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肌肉出现痉挛,也就是我们说的抽筋,这一症状常被老年人误以为缺钙而忽略;二、运动后有疼痛感,如行走一段距离后产生痉挛性疼痛,不得不休息一会,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再次出现,疼痛出现在小腿,其次在臀部、大腿、背、足等部位;三、皮肤颜色改变,尤其是夜间发生疼痛,肢体低垂或轻微活动后,疼痛减轻,可能是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血管病变,应及时就医,否则进一步发展会进入坏死期;四、组织缺血坏死,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粗糟,汗毛稀少或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增厚、少光泽,脚部有轻微的破裂也不容易愈合,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肢体的发黑感染坏死。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足部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各个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因人而异,由于其后果是导致下肢截肢,因此是最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15-40倍。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但如果积极处理,大多数截肢是可以被避免的。
微创介入开辟治疗糖尿病足新途径
据孟庆义主任介绍,糖尿病足的发病是由于血管内壁上积聚了众多大小不一的脂质斑块,使得血管腔变细,通过的血流量变少,肢体的末端特别是脚趾或小腿因为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代谢障碍,逐渐变性、坏死,历来是临床上棘手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多采用内科保守方法,晚期患者常需外科手术截肢,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这一顽症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采用介入方法经动脉腔内成型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糖尿病足的先进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经皮穿刺的微创技术在专用导丝的引导下将一种特殊的微小球囊送入狭窄或闭塞的病变血管内,进行逐段探查、疏通,并反复扩张,使病变血管重新开放、血流恢复,改善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
简单地说,就是在大腿根处穿刺,从这个穿刺点导入细如发丝的特出导丝和导管,将导丝沿股动脉在影像设备监控下深入已经狭窄甚至堵塞的病变血管,然后利用造影剂使球囊充分扩张,撑开病变组织,扩张定型病变血管,从而恢复正常血流。
这种治疗应用局部麻醉,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局麻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介入方式不仅适合身体情况比较好的患者,更适应于年老、体弱、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
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患者保肢率高等突出优点,为糖尿病足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孟主任介绍,糖尿病足血管的病变特点是范围广,病变多累及双侧数支动脉,并呈多节性分布,搭桥等外科手术难以处理较大范围的病变,而介入治疗更适合于患者。一般情况下,可行合适的经皮血管腔内溶栓术、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激光血管成形术、粥样斑块切割术、下肢近距离放疗、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等,以保持血管的通畅性,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从病因上解决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迅速恢复血供,为解决神经病变、治疗感染,使溃疡愈合,创造了基础,从而完全摆脱传统治疗无力的局面。
目前,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专业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将整个下肢包括最远端的足底的小血管打通,使下肢血流自上而下完全畅通。保肢率比以往大大提高,给晚期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了福音。
据孟主任讲,除糖尿病足外,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髂动脉、股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狭窄等外周血管病变,也可通过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糖尿病足防大于治
据孟主任说,糖尿病患者有必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并发糖尿病足,尤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少吃油腻及糖分高的食物。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是防治糖尿病足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禁止吸烟,多做温和运动以改善微循环。要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可以多做运动,最好是温和的运动,例如步行或是腿部运动等。适当运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和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目的。
积极预防足部外伤是防止足溃疡发生的最根本方法,糖尿病患者必须注意防止足部的任何微小的伤害。不要光脚走路,以防刺伤;不穿不合脚的鞋袜,应柔软舒适,透气性好。不用热水泡脚,每天温水泡脚10~15分钟,使用热水袋或足部理疗时注意温度和时间。不过度修剪趾甲。
不忽视足癣感染,及时治疗足癣甲沟炎。万一弄伤足部,及早治疗是避免截肢的重点。
维护足部皮肤完整及清洁,也是保护糖尿病病患远离糖尿病足的要点。糖尿病病人每晚临睡前都应自查脚底,如果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难以曲脚看到脚底情况,可以把一面镜子摆在脚前,观察镜子里映照出脚的情况,如病人发现脚上有任何问题,如溃破、胼胝(茧子)、鸡眼、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趾甲变形、局部红肿痛热等,必须尽早到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处置。糖尿病人脚的任何问题都应慎重,否则后果严重。
最后,孟主任提醒,糖尿病人一旦出现下肢无力、足背部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等症状,其下肢血管至少已有70%发生狭窄;当出现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时,狭窄情况更重;当出现足部破溃时,则将面临被截肢的后果。
因而,糖尿病患者应在坚持合理用药控制病情的同时,密切注意下肢尤其双足,一旦发现异常及早检查,越早接受介入治疗效果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