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误区
1.中风病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病。这个说法不正确,虽然说在中风患者中,老年人占的比例高,但是年轻人也会得中风,特别是随着一些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增加如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以及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控制的不理想,青年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济南市中医医院脑血管(中风病)科李春红
2.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得中风。该说法是错误的,有很多非血压方面的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吸烟等均可导致脑血管的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以至闭塞,从而发生中风。许多老年人无高血压病,但清晨醒来突然出现中风症状,与夜间睡眠时血压偏低,血流缓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容易沉积,阻塞脑血管有关。故中风病既可以发生在高血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仅存在动脉硬化而血压不高的患者身上。
3.中风治愈后很少复发。中风具有高复发率特点。据调查,约有1/3的中风患者在1~5年之内可能再次发病,每复发一次,脑细胞受损及神经系统的功能损害也加重一次,中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显著增加。这是因为所谓中风治愈仅仅还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动脉硬化、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均未治愈,故应认真对待。
4.小中风无关紧要。小中风也就是中风先兆,现代医学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见发作性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头晕、言语不利等,症状常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头部CT可检查正常,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中风病的前兆,若不积极治疗,约有1/3病人发展为中风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二、服药误区
1.只要服阿司匹林就能预防中风。很多人知道肠溶阿司匹林可预防中风发生,不少人每晚睡前服用1片(25mg)肠溶阿司匹林,其实这个量是不够的,并不能达到预防目的。目前专家共识预防中风肠溶阿司匹林用量为每晚75~100毫克。
2.只服用治疗中风药物,对其他病不管不问。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均是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上述疾病控制的好坏对中风的预防及治疗起到十分关键作用,如若忽视对其治疗,则易致中风复发或加重中风病症。
3.只管服药忽视定期检查。许多中风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虽用药治疗,仍需定期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还有一部分中风病人比如合并心房纤颤者,需终身使用抗凝药,这些患者服药期间一定要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因抗凝药过量,会引起出血,药量不足,则会引起血栓,故需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4.用药品种越多越好。一些求医心切的患者,会经常服用各种不同的药物特别是过分相信是报刊、杂志宣传的特效药,他们以为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其实不然,有些药虽然商品名不同,但在化学成分上可能同属一类药物,是不能在一起联用的,否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加重病情。再者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肝肾代谢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更易发生药物中毒。
5.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就能防脑卒中。在我国北方患者中,秋冬季最突出的现象就是老年人排着队到医院输液,有的还一次输两瓶,觉得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脑卒中、心梗风险。实际上,这个观念是危害很大的。首先,血黏度化验本身就缺少科学性,如今在很多大医院已经被废弃,拿血黏度作为脑卒中检测指标缺乏依据。其次,预防脑卒中是一场“持久战”,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而定期输液只是突击行为。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这些斑块正是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脑梗、心梗。拆除炸弹,需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跟预防脑卒中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密不可分,是一个长期过程。
济南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李春红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二、五下午 三、四、周日上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眩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