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背暖:
中医认为背部为诸阳经所行之处,风寒之气易从背俞穴进入人体而导致生病。因此小儿背部一定要及时添加衣物,尤其在夜晚睡觉之时。
二要肚暖:
肚腹为人体脾胃(消化吸收器官)所在之处,中医理论有:温则行,寒则凝的观点。因温暖则脾胃运化正常,寒则脾胃运话停滞失常,则会出现腹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要足暖:
中医认为寒从足下起,因此足部要保持温暖,如果足部受凉常会引起感冒发热等疾病。
四要头凉:
中医认为头为六条阳经聚集之处,阳气比较旺盛,所以头部不宜戴太多的衣物。但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头部虽不宜太温,但要注意避风,因为头部是人体最高处,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在人体也同样是这样,头部是最容易着凉受风的地方。因此在外出和在家休息时要避开风口,不可当风直吹。
五要心胸凉:
心胸部血液循环旺盛,故睡觉时不宜盖太多衣物。
六要勿令见非常之物:
因为小儿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神气未定,易受外界惊吓而引起抽搐。
七者脾胃要温:
因小儿脾胃喜温而恶寒,在患儿用药时要多用温性的药,少用寒凉的药物。
八者儿啼未定,勿使饮乳:
小儿哭闹时,常有空气吸入腹内,此时吃奶常会引起腹胀呕逆等不适。因此最好在小儿安静时吃奶。
九者勿服轻粉、朱砂:
轻粉、朱砂有下痰涎镇静安神的作用,但其性寒冷,易伤身体。
十者一周之内宜少洗浴:
指小儿出生的第一周,不宜多次洗浴,中医认为新生儿如草木之新芽,未经寒暑娇嫩软弱,故不可频频洗浴,恐温热之气郁蒸不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