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黄汤的适应证
麻黄汤是治疗太阳伤寒的主方。太阳伤寒,是指寒邪外袭以后,在太阳病提纲证上,又出现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发热,无汗而喘等证的就叫做太阳伤寒证。所以它和近代医学的“肠伤寒”不同。寒邪,在六淫邪气中属于阴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人体阳气被寒邪所伤。失去正常的温煦作用,所以必见恶寒。太阳伤寒的恶寒,是很严重的,即使多穿衣,多盖被,或者烤火取暖,也常常是不得缓解。
寒主凝滞、主痛,又主收引,故除恶寒之外,还见各种疼痛之证。外感寒邪,营卫凝涩不利,皮毛腠理敛缩闭塞,所以身上不出汗。即扪其皮肤灼热烫手,但无丝毫汗意可言,这在诊断上很有价健。“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皮毛汗孔被寒邪闭郁,肺气也就不得宣发,肺气失宜,则气逆作喘;若影响到胃气的和降,还可见到呕逆。
此证无汗而表实,且为寒邪所伤,使脉紧而有力,故脉浮紧而异于中风之浮缓。桂枝证与麻黄证,均属太阳病,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风寒是它们的共见证。但桂枝证为表虚,以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麻黄证为表实,以无汗、恶寒、身疼、脉浮紧为主,两者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四味药组成。麻黄辛温,可发散风寒,开腠理而发汗,宜肺平喘,桂枝通阳解肌,助麻黄发散风寒,杏仁苦温利肺,助麻黄宣肺平喘,甘草则调和诸药而护正。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但麻黄与甘草的剂量之比,以三比一为准,如此服之方能奏发汗之效。
二、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麻黄汤不仅是发汗解表药,而且也是治喘的圣药。全世界的医生都知道麻黄能治喘,但它们却不知道第一个提出麻黄治喘的是我国后汉时期的张仲景。这也说明了中医药学确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麻黄汤除发汗平喘之外,还治“痹痛”以及各种寒性疼痛之证,所以,后世凡治痹证疼痛都离不开麻黄就可以想见了。本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现仍有实用价值,不得忽视。
我于1967年随医疗队去甘肃省,时值隆冬季节,因胃受风寒而患“伤寒”证,周身关节无处不痛,恶寒特甚,体温的39。8℃、无汗、咳嗽、脉浮紧。我自己开了一张麻黄汤方,服药后躺在火炕上发汗,约一时许,通身汗出而愈。据医案记载‘本方还有催生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冬季寒冷之时,产妇受寒,气血收缩面致分娩困准。若投以麻黄汤则寒散气和,血脉流通,而达到治疗目的。
三、麻黄汤的加减应用
麻黄汤的加减应用,为治疗伤寒各种兼证而设,如推而广之,也可治疗各种杂病。如以伤寒兼证而言;其中包括伤寒挟水饮咳喘的小青龙汤证,兼阳郁不伸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以及兼太阳经输不利的葛根汤证。如以杂病而言,小青龙汤则能治支饮;大青龙汤则能治溢饮;而葛根汤又能治“刚痉”等证。
(一)小青龙汤
本方治疗伤寒又兼挟水饮之证。《伤寒论》把它的病机概括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伤寒表不解,是说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疼痛等太阳伤寒表证存在;”心下有水气“,是指素有水饮内停犯胃,胃气不降则上逆作呕,外寒内饮,上射于肺,肺失宣降则咳喘。
由于水邪变动不居,可随气机升降到处为患,故可见水寒停于下的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寒壅滞于上,阻碍气机的噎;水饮内停,气不化津的口渴等或见之证。因属寒饮为病,所以脉弦、苔白而润滑。如从痰上辨证:多咳吐清稀泡沫样痰,落地成水;或痰寒而亮,如鸡蛋清状。这些脉证对本证的辨别有重要意义。治用小青龙汤,外解风寒、内散水饮。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半夏、炙甘草、五味子组成。方中用麻黄发散风寒,平喘利水;配桂枝,可增强通阳宣散的功能;干姜、细辛,能散寒化饮,半夏去痰降逆,炙甘草扶正和中;恐辛散太过,反耗伤正气,故用五味子酸收,以保肺肾之气,又以芍药酸苦微寒,敛营阴而防动血。如此配伍,可使邪去而正气不伤。
本方在临床上并不限于治疗表寒内饮证,即使没有表证、但只要属于寒饮咳喘,就可加以使用。若寒饮有化热趋势的表现,如见烦躁而喘的,可在方中加生石膏。只要辨证准确、临床便用本方多可收效。但因它不仅能发散阳气,而又能伤阴动血,虽有五味子、芍药之护正,仍不宜久服,对某些心脏病、肺结核的咳喘,更应慎用。
记得有一次带同学在门诊实习,治一男性患者,咳喘痰多而不能平卧。视其面色黧黑,舌苔白滑,脉则弦劲,吐稀白泡沫痰。辨为寒饮射肺之证。时值冬季,气候凛冽,为疏小青龙汤原方两剂,患者去后不复来诊。次年春,患者又来门诊,请余诊病。视其面色夭然不泽,身体殊羸弱,乃问其故。
患者曰:去年冬服药见效,已能夜间平卧,痰喘俱减,喜不自胜,自照原方继服十余剂,逐发生头晕、心悸、夜不成寐等证。冬至节后,忽而发生鼻衄,来势汹涌,不能自止,于同仁医院电烙止血。然失血太多,疲劳为甚,故又来诊治。余曰:前服之药,为小青龙汤,虽能散寒饮,亦能动阳气。久服之后,下伐根本,而使少阴精气不藏,故伤阴动血,则已势所必然。乃用人参养荣汤加龙骨、牡蛎等药,服数十剂,体力方渐渐恢复。
(二)大青龙汤
本方治当汗不汗,表邪郁遏不解,以致阳郁化热,而形成”不汗出而烦躁“的表寒兼内热的证候。表寒不解,所以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等证俱在。当汗不汗,卫阳被遏而化热,阳热内扰,故见烦躁。这里的表寒与内热,虽是两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但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伤寒论》中所说的”不汗出而烦躁“,就指出了烦躁是由于不得汗出、阳郁不宣所致。单是表寒不解,只用麻黄汤发汗就可以了。本证是外寒兼内热,所以麻黄汤已不适用,而当用大育龙汤外解风寒,内清烦热。
大青龙汤是由麻黄汤倍用麻黄,再加生姜、大枣、生石膏而成,因此可以说是麻黄汤的加味方。方中重用麻黄,助以桂枝、生姜发汗以解表,用杏仁利肺气,助麻黄之宣发,生石膏辛甘大寒,配麻黄解肌以开阳气之郁闭,并能清热除烦,甘草、大枣能和中扶正,在发汗剂中还有资助汗源的作用。
大青龙汤属发汗峻剂,体质壮实者可用,体质虚弱者则不可用。如病人脉微弱,汗出恶风,属于中风表虚的,也不能用。如果误用,可因发汗太多,以致发生四肢厥逆,肌肉跳动的亡阳之变。为防止汗多亡阳,张仲景特别在方后注:”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温粉,即米粉炒温,扑在身上用以止汗。
有一位姓邱的医生,在我院旁听《伤寒论》课,当讲到大青龙汤证时,他介绍了用本方的验案一例:他家乡一壮年社员,在抗早打并时,于遍身汗出如洗的情况下,缒绳下井。井底则寒气逼人,顿时汗消,随之即病。证见发热、恶寒,一身疼痛,烦躁难耐等。邱认为属大青龙汤证,但考虑时值暑夏,又不敢贸然进药。后在其他医生的鼓励与协助下,他给病人开了一张大青龙扬方。仅服一煎,病人即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而神安。
某女,32岁,北京人。患手肿臂疼之证,经久不愈,颇以为苦。来诊时抬手诊脉亦觉吃力。经各种治疗,皆无效。脉浮弦劲,舌质红而苔水滑,二便饮食均可,经水亦调。问其病因,自述天冷洗衣,水凉而手寒,洗几次后,便觉仲疼手肿,酸楚不支。
辨证:水寒之邪,郁遏阳气,不得宣泄,因而气滞水结,与”滋饮“之证相符。因其舌红而绛,身体又壮,故可发汗清热以祛饮。
处方:大青龙汤原方。
服一剂即汗出而安。
(三)葛根汤证
本方可解表滋液、疏通经脉,用于治疗太阳被寒邪所伤,经脉不利,而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等证。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大枣组成。方用葛根,既能解肌表之邪,又能升津液,濡养筋脉,以缓项背之拘急,麻黄、桂枝、生姜辛温散寒,可发汗解表,芍药佐葛根,可利血脉以缓筋急;甘草、大枣和营卫而守中,也可制约麻、桂之过散。此方服后,往往出现后背发热,继之而背上汗出,次遍及全身,而项背之强急即愈。
太阳病为邪在表,在表者则当汗而发之,故以有汗为表虚,治用桂枝汤类,无汗为表实,治用麻黄汤类。虽未尽汗法之全,庶可以一隅而反三。
第七讲试论苓桂剂的加减证治
苓桂剂,指《伤寒论》中以茯苓、桂技为主药的方剂,其中包括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五苓散等方剂在内。为使本讲内容更为完备,也将《金匮要略》中的苓桂剂和自制之方补充了进去。苓桂剂主要是用来治疗水气上冲证的,此病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历代医家都比较重视,在临床治疗上也有所发展。
水气上冲证,散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张仲景提出了以苓桂为主药的一类方剂的相应治法。但文中的苓桂诸方证,分列于不同的疾病篇章,缺乏系统归纳和有机联系,使人难以掌握全面。为此,综合各条有关方证,结合个个临床体会,将苓桂剂在临床中的加减运用加以论述,以治疗包括太阳病腑证在内的各种有关水气的疾患。
一、水气的概念
古人对水气的概念,认识也颇不一致,有人认为水气是水之寒气,如成无己注水气上冲时说:“水寒相搏,肺寒气逆”;也有认为水气即水饮,如钱天来注:“水气,水饮之属也”。我认为上述两种不同的见解,似乎各自说了一半,周为水与寒、水与饮,往往协同发病,水指其形,寒指其气,饮则指其邪,二者相因,故不能加以分割。
水气的概念,应是既有水饮,又有寒气,这样去理解,则比较恰当。
二、水气上冲的证机
水气上冲的证机是和心、脾、肾的阳气虚袭有关,而心阳应衰,又为发病的关键。
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上居于胸,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若心阳不足,坐镇无权,不能降伏下阴,则使寒水上泛,而发为水气上冲。同时,脾气之虚,不能治水于下,水无所制,也易上冲而为患。另外,肾主水而有主宰水气的作用,如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主水于下,则亦可导致水气上冲。由此可见,水气上冲,实与心、脾、肾三脏阳气之虚有关,其中尤以心阳虚不能降伏下阴而为前提。
水气上冲的起点有二:一是由“心下”气往上冲,一是由“脐下”气往上冲。由心下气往上冲的,多因心脾气虚,由脐下气往上冲的,多因心肾气虚之所致。至于对此证的辨认,典型的则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动的感觉,不典型的,虽不见明显的气冲之感,但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或胀、或满、或悸等等见证也十分明确,故也不难辨认为水气上冲证。
心下的水气上冲证:由于水寒之气先犯心下的胃脘部位,则胃中胀满,若再上冲于胸,因胸为心之城郭,阳气之所会,今被水寒所抑,则白觉憋闷;胸又为心肺所居之地,水寒之气犯胸,则心肺必蒙其害,若肺气受阻,则咳嗽、短气;若心阳被凌,则心悸不安,若水气再上冲于咽喉,则气结成痹,尤如“梅核气”状,自觉一物梗喉咙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水气再往上冲,必冒蔽清阳之气,证见头目眩晕,动则为甚。
头面部的眼、耳、鼻、舌,皆属清窍,藉赖清阳之气的温养,则耳聪目明,鼻闻香臭,口知滋味。今浊阴之气冒蔽清阳,清阳之气不能温养清窍,则往往出现耳聋、目障、鼻塞、口失滋味等证。因此,水气上冲每有眼、耳、鼻、喉等证出现,务须注意。
脐下的水气上冲证:由子心肾阳虚,以致水寒之气得逞,遂发为水气上冲之证。此证因水与气搏,其先驱症状必见脐下悸动,而小便不利。如不及时治疗,则气从脐下上冲咽喉,来势突然,其行甚速,凡气所过之处,或胀、或悸、或窒塞,皆历历有征,古人叫傲“奔豚气”。犹以冲至咽喉,每每使人憋闷、窒息、出冷汗,而有如面临死亡的一种恐怖感出现,然少项则气衰下行,其证也随之面减。
除上述两种水气上冲的特点以外,还可从色诊、脉诊,进行诊断,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