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是指将可吸收羊肠线埋入特定腧穴中,利用羊肠线对腧穴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疗法古代并无记载,为近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经络原理发展而来的的一种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新式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灵枢.经脉》篇中的“留针”理论。
羊肠线进入人体后,即可参与人体内自然组织的生物生理化学反应,在其被完全液化吸收之前,对人体的腧穴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过程,使体内肌肉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降低,以提高肌体免疫力,增强肌体抗病能力,改善血液循环;
是中医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集中体现,集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加强,自然遭受病邪侵袭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这与传统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一致的。
本疗法与传统针灸都是建立在针灸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不同的是加入了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创伤修复理论,使羊肠线在埋入人体之后到其被完全吸收前,不仅参与了穴位刺激,又延长了刺激时间,将针刺疗法中的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各阶段的疗效合为一体,不仅使针感效果延长,还兼有封闭放血,创伤修复等现代医学腧穴刺激疗法的作用。
本疗法在施术后有极少部分患者会因羊肠线的刺激,在1―5天内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伴局部体温上升,或有受术局部出现渗液现象,一般不需处理。也有极少数患者因羊肠线过敏出现针孔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现象,应做抗过敏处理,对极个别引起神经损伤患者,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做抗过敏处理。大多数患者都只会在一些人体的大穴出现酸麻胀重等针灸的“得气”反应,此为正常现象。
当然,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的优势并非西医理论能够完全解释清楚的,本疗法治疗方便,患者每20―25天接受一次治疗即可,尤其适用于对针灸有恐惧感以及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针灸治疗却苦于没有时间的患者,对于慢性胃炎,肠炎,贫血,高血压,心脏病,失眠,胆囊炎等患者,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治疗方法。
病案:
1、 患者丁某,女,33岁,患慢性胃炎3年,辗转北京,上海,青岛各地求诊无效,来诊时严重营养不良,贫血貌,皮肤皴裂,舟状腹,面色晦黯,经埋线治疗一月后腹痛消失,面色红润,饮食及二便正常。
2、患者赵某,男,46岁,患慢性胆囊炎一年,长期服用利胆片效果不佳,右下腹疼痛时作,莫菲氏征阳性,予埋线治疗2次,疼痛基本消失,偶发时程度亦较治疗前大幅度减轻。
3、患者曲某,男,36岁,患重症肌无力3年,曾至北京上海求诊,群医束手,劳动能力丧失,经予针灸,开汤药,埋线治疗一年,恢复劳动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