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前,笔者去北京医科大学进修传染病学,田庚善老师给我们讲课,提到“脂肪性肝病有两种,一种是肝胖人胖,问题不大;一种是肝胖人瘦,问题不小”。里边有什么道理,老师没有进一步论述,其原因一是当时大家对此研究还不充分,二是它不属于老师的研究方向。经过多年学习,我逐渐认识到,这句话是对脂肪性肝病最简要的论述。
与慢性乙型肝炎一样,脂肪性肝病也很复杂,牵扯到很多概念如瘦素、脂毒性、代谢综合征等,各种论述比较混乱,不利于理论指导临床;如果按脂肪性肝病产生、变化、消失的顺序加以总结,则有提纲挈领之效,而且正好表现为田老师的那句话。
大家知道,脂肪性肝病的原因,可以分为非酒精性主要是肥胖和酒精性两大类,通俗点儿说就是:“让好东西撑的,让好东西灌的”。
先看“让好东西撑的”这一类:当摄入的营养成分太多,超过人体消耗,就会在体内储存,脂肪直接过剩、糖类过剩后的转化等等,都可以导致人体内脂肪的增多;当正常脂肪组织容纳不下,就会通过血的转运,“溢出”到非脂肪组织比如肝脏(当肝脏内脂肪成分超过其湿重的5%,就称为“脂肪肝”),是人体“瘦素”等调节机制逐渐失效的过程;过多的脂肪影响肝脏的结构及其功能,称为“脂毒性”,病情持续进展,肝脏会逐渐硬化而表现为由胖变瘦,随着肝功能的减退,人体也会逐渐衰弱而表现为由胖变瘦;由于人体肝脏的适应能力,病变进展通常较慢,病人往往会表现出肥胖的其它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等,称之为“代谢综合征”;通过调节饮食和运动,逐渐减少人体内过多的脂肪,是治疗这类脂肪性肝病的最好措施,保肝等药物通常只是辅助手段。
这种情况,就是田老师说的“肝胖人胖,问题不大”。当然,这只是大体的规律,对于某个个体,问题到底大不到什么程度,需要根据相关检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出准确判断。
有了以上基础,再看“让好东西灌的”这一类,就比较简单:酒精有充饥、催眠、取暖等作用,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最好的东西”,容易因过量而醉、因醉而满足,导致过量饮酒而损害健康,其中对肝脏的损伤是关键的环节;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中心,通过多种途径转化酒精,但都有一定的限度,当酒精摄入过多,或肝脏解酒能力下降,会使血中酒精浓度升高,通过多种方式,损害肝脏的代谢功能;脂肪代谢能力下降,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内蓄积,形成脂肪性肝病,皮下脂肪则因得不到补充而相对缺乏,表现为肝脏较胖,病人较瘦的现象,是“内脏性肥胖”的一部分;这种情况,起始病变复杂,毒素蓄积、营养缺乏,影响广泛、深入,对机体的危害很大,而且人体对此的适应很不充分,病变的进展速度很快,很容易出现肝瘦人也瘦的不良后果;病人会因为各种肝病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等而就诊,统称为“酒精性肝病”;对此,在强调戒酒的同时,要积极给予保肝药物和支持、对症处理,尽快阻断病程的进展,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单纯依赖戒酒,而贻误治疗。
这种情况,就是老师所说的“肝胖人瘦,问题不小”。至于不小到什么程度,需要耐心地询问病史,细致地进行检查,动态地进行评估。
肉眼可以看到人体的胖瘦,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的胖瘦,将人的胖瘦与肝的胖瘦加以比较,可以大致判断脂肪性肝病的来龙去脉。笔者学习《脂肪性肝病》,感到其论述过于琐碎,就想到了田老师的那句话,仔细琢磨,感觉挺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