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肛原癌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齿状线上方狭窄环形区的恶性肿瘤。由Grinvslsky等于1956年首次报告,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对本病的认识亦未统一。近20年来我们遇到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性51岁,因大便习惯性改变半年,右腹部包块2月于2007年1月4日入院。半年前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有时便血,近2月症状加重,并发现右腹部有一鸡蛋大小包块,活动。查体: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处可触及一5cm×5c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纤维肠镜检查见:距肛缘约5cm处可见巨大不规则隆起占2/4周,表面充血,糜烂、出血、质硬,官腔狭窄,回盲部见2/3周占位,溃疡型肿物,质硬。
入院诊断:多原发大肠癌:①直肠癌;②回盲部结肠癌。术中见回盲部肿瘤5x5cm大小突破浆膜层,系膜淋巴结肿大,直肠肿瘤位于骶前腹膜反折以下活动。行右半结肠根治,直肠癌根治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病理所见:回盲交界处肿瘤,癌细胞呈管状排列,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浸润性浆膜层,系膜内淋巴结6/13见癌转移。直肠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或梁状排列,癌巢边缘呈栅栏状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核深染,核分裂多,可见鳞状上皮样分化、坏死多。病理诊断:1、直肠一穴肛原癌2、回盲部中分化腺癌。免疫组化:NES(-)、CK广谱(++)、CK高(+++)、CK低(+)、HMB45(-)、S-100(-)、免疫组化支持(直肠)一穴肛原癌。
例2:男性,58岁,本院职工。因便血2月余于1996年4月入院。直肠指诊:胸膝位12点距肛缘5cm处可触及一2cmx2cm大小肿物;纤维肠镜检查见:则隆起占1/4周,表面充血,糜烂、出血、质硬。
入院诊断: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手术顺利。病理诊断:直肠一穴肛原癌。术后肛门疼痛不适,2月后要求手术,改行miles手术。随访11年健在。
例3:男性,42岁,因里急后重感、便血3月余于1989年10月入院。
直肠指诊:胸膝位7~12点距肛缘3cm处可触及一4cmx3cm大小肿物、质硬。入院诊断: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原位肛门成形术,手术顺利,病理诊断:直肠一穴肛原癌。术控便能力较好,半年后大便次数2~3次/日。10年后随访健在。
2、讨论:
直肠齿状线上方狭窄的环形区是胚胎一穴肛的残余,有柱状、鳞状、移行上皮或三种混合上皮组织,该区移行上皮发生癌变,称一穴肛原癌,又名泄殖腔原癌。一穴肛原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齿状线及其上下比邻区域是其好发部位,Klotz报道373例一穴肛原癌,位于齿状线以下44%,齿状线38.9%,齿状线上13.3%。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肛管癌的1%,女性多见,高发年龄为40~60岁。国内王成锋等报道其发生率占肛管直肠癌的0.3%。一穴肛原癌同时合并结肠癌非常罕见,查阅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在40~60岁之间,肿瘤位于齿状线上1~3cm。
一穴肛原癌病因不清,Deans报道:其发病与吸烟和性行为有关,特别是同性恋的经肛性行为是其重要的致病原因;人类乳头状病毒(16型病毒)经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为传染而致病。本组三例均无同性恋史。2例吸烟10~20支/日;例2不吸烟。
Marson按细胞分化程度将其分为三型:
1、分化良好型:癌巢周边有典型栅栏状排列,并有假腺瘤结构。
2、中分化型:癌巢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不明显,异型癌细胞较多。
3、未分化型:癌细胞弥散,栅栏状排列缺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且有坏死现象。既往对其细胞学了解不够,故多按其形态命名,如未分化腺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样癌、移行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鳞化腺癌、非角化小细胞鳞癌等,由于对其研究的深入,确认其来源为肛管环行区胚胎一穴肛的残余――移行上皮。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便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及直肠肛门不适亦较多见。一穴肛原癌可伴有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痔核出血等合并症,或既往有上述病史。Klotz等报道超过50%的病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也可有肝、肺、骨骼等远处转移。本病有时尚需与肛缘上皮样癌、肛管鳞癌及黑色素瘤等鉴别,肛缘上皮样癌好发于齿状线,多数小于60岁,男性多见,多为鳞癌,少见腹腔转移;肛管鳞癌则上皮细胞间变明显,银染其上皮基底部不完整;黑色素瘤无论有否黑色素形成,S―100瘤细胞皆为阳性,是与本病鉴别的有用方法之一。
本病需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一经确诊,应及早进行根治性治疗,但手术和放疗何为首选,目前尚有不同的意见。由于其起源于移行区上皮含有鳞癌成分,因此对放疗较敏感。冯强等认为:一穴肛原癌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的结合治疗方案,但对原发病灶小无周围侵犯、分化程度好的患者,亦可做肿瘤局部切除加术后化疗,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病较一般直肠腺癌及鳞癌预后要好,高分化和中分化者5年生存率可达90%,未分化者未达到5年,临床晚期者预后不佳,王成锋等报道6例其1、3、5年生存率为83.3%,33.3%和0%。本组2例术后已经生存10年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