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证者,男性51岁,因大便习惯性改变半年,右腹部包块2月于2007年1月4日入院。
查体: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处可触及一5cm×5c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
纤维肠镜检查见:距肛缘约5cm处可见巨大不规则隆起占2/4周,表面充血,糜烂、出血、质硬,管腔狭窄,回盲部见2/3周占位,溃疡型肿物,质硬。
入院诊断:同时多原发大肠癌:①直肠癌;②回盲部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直肠癌根治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后恢复好。
病理所见:直肠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或梁状排列,癌巢边缘呈栅栏状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核深染,核分裂多,可见鳞状上皮样分化、坏死多。
病理诊断:1、直肠一穴肛原癌2、回盲部中分化腺癌。术后给予化疗(奥沙利铂、5-FU/CF),随访7个月,无复发和转移。
家系调查:家系中三代15人,男7人,女8人。其母1977年(64岁)患食管癌死亡;其兄1990年(44岁)患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现健在;其二姐2007年5月(55岁)患左半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病理报告示低分化腺癌,术后恢复好,给予化疗。
讨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是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DNA复制时错配修复系统功能缺陷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HNPCC是临床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约占全部结直肠癌的5%~15%。本家系三代15人4人发病,符合Amsterdam标准II。
直肠齿状线上方狭窄的环形区是胚胎一穴肛的残余,有柱状、鳞状、移行上皮或三种混合上皮组织,该区移行上皮发生癌变,称一穴肛原癌,又名泄殖腔原癌。一穴肛原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占肛门直肠恶性肿瘤的2%~3%,HNPCC患者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比较多见,但家系中一患者右半结肠癌同时合并一穴肛原癌非常罕见,查阅资料未见报道。
一穴肛原癌病因不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便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及直肠肛门不适亦较多见。本病需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一经确诊,应及早进行根治性治疗,但手术和放疗何为首选,目前尚有不同的意见。由于其起源于移行区上皮含有鳞癌成分,因此对放疗较敏感。本病较一般直肠腺癌及鳞癌预后要好,高分化和中分化者5年生存率可达90%,未分化者未达到5年,临床晚期者预后不佳。本例术后随访7个月无复发和转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