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一种言语障碍, 主要表现在说话时字音重复和词句中断。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口吃患者占总人口的1%,美国占1.2%,目前我国尚未有精确统计。
口吃形成的原因
关于口吃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定论,目前,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生物学因素观点 生物学因素观点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大脑两半球语言机能进行研究,发现口吃患者说话时两侧脑半球的局部血液及电生理指标等有差异,以试图说明口吃的发生有其大脑两半球联系异常的生物学基础。还有专家认为,口吃具有遗传倾向及男性口吃发生率高等现象,可以作为生物学因素观点的证据。
另外,临床上也发现某些躯体疾病如流感、麻疹、百日咳、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或大脑外伤易引发口吃,其原因可能与这些疾病损伤了脑功能有关。
口吃的预防和矫正
对于儿童口吃的预防和矫治,首先指导家长和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正确地对待儿童的口吃现象。对儿童的学语和说话不能急躁或指责、矫正过多,以免引起儿童的心理障碍。要给儿童一个和谐轻松的说话环境,逐步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口吃儿童大多会转入正常的言语轨道,使口吃消失。
对年龄较大或口吃较重的儿童,还可以采取适当的语言矫正训练,包括肌肉放松、协调呼吸与说话、放慢说话速度、延长元音发音训练等措施。
成人因其口吃习惯的长期形成而变得复杂化和顽固化,所以矫治过程亦比较复杂和费时。
我国目前口吃矫正机构对口吃患者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矫治,即综合性心理治疗和系统的语言训练。
在综合性心理治疗中,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如让患者正确认识口吃的发生发展规律,排除口吃是不治之症、口吃是生理缺陷的错误认识,配合进行放松训练、自信心训练、情绪控制训练和系统脱敏等心理疗法,皆在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在语言训练中,根据口吃患者长期以来形成的猛、重、急、快的不良发音说话习惯和说话时呼吸紊乱的症状特点,通过诱导发音,配合采用轻柔、稳缓的说话方式以及呼吸与发音的协调训练等方法技巧,加以学习、训练和运用,逐步建立正常的发音、讲话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