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痕疙瘩或称斑痕瘤,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它与肥厚性增生斑痕只是生理和组织上程度的不同,亦可被认为是同一病理过程的异型。在创伤正常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与降解最终处于平衡状态中,当这种平衡受到了干扰或破坏,则引起过量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形成胶原组织团块,成为斑痕疙瘩。近年本科治疗的皮肤病中,该病占30%。
一、病因病理
患者大多有斑痕体质,在外伤、手术后,也有许多人无明显的外来刺激作用即引起斑痕增生,且有家族史,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有人认为与内分泌、自体免疫有关。本病可继发于外伤、烧伤、烫伤、感染、穿耳孔、耳环刺激、注射和手术后。斑痕疙瘩及肥厚性增生斑痕在组织学上仅是程度不同,常在血管周围有细小的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结节状。此后这些纤维增多、透明样变、血管减少、缺少弹力纤维。斑痕疙瘩在损伤继续扩大时,可见幼稚纤维母细胞增生,肿胀的透明变性的纤维明显且有丰富的粘液基质。在退变期其纤维束融合皱缩,出现弹力纤维。
二、临床表现
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多于男性,约1.5:1,斑痕疙瘩初起为淡红色斑痕,逐渐高出皮肤并扩大超过原损害范围,形成坚硬而有弹性的斑块或结节,表面光滑或不平,可见周围扩张的毛细血管呈树枝状增生,日久颜色变淡。本病好发于皮肤紧张度高的部位,如胸前、肩部、耳垂及易受损伤处。发生在胸前者,病损往往向两侧伸出分枝而成蟹足状。肥厚性增生斑痕可在皮肤创伤后3~4周发生,在早期与斑痕疙瘩不易区别,前者在创伤愈合后2~3周逐渐生长但不超过原损伤的界限,半年后开始萎缩,瘙痒随之减轻,斑痕疙瘩的损伤往往超过原来的创伤区域。大面积斑痕疙瘩可影响功能与美观、瘙痒、疼痛和放射性疼痛、或引起肢体萎缩。有时瘢痕疙瘩和肥厚性增生斑痕需与斑痕性结节病区别,此时则须活检,结节病可见上皮样细胞聚集而成的结节。
三、治疗
斑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很多,各种方法的疗效不尽相同。其治疗原则是:恢复功能、改善外观、矫正美容、解除痒痛、控制生长、预防复发。
(一)物理治疗
1、超短波治疗:利用超短波治疗斑痕组织时特别是术后感染者,感染得到控制,斑痕组织并未好转,反而结缔组织扩展,机化而斑痕肥厚。
2、冷冻治疗:单用这种疗法,效果很不理想。对斑痕体质的人,冷冻本身就是一种创伤,可引起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及增生。
3、压迫治疗:长期(6~12个月)使用压迫疗法,通过胶原沉积成纤维状,使斑痕疙瘩缩小,这种方法适合于烧伤患者。
(二)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和促进胶原降解。范围小的病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混悬液作病损内封闭式注射。此种治疗有一定效果,但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副作用较多,反复使用得不偿失,且斑痕体质患者往往在封闭的注射处再形成瘢痕疙瘩。
(三)手术治疗
当斑痕疙瘩影响功能、范围较大、病损较厚时可手术切除,并于手术伤口初愈后即行90Sr敷贴治疗,否则复发率极高且病损范围扩大。因此具有斑痕体质及家庭遗传史者,应避免损伤和单纯手术治疗。
(四)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包括X线、γ射线(直线加速器和60Co)和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敷贴(β射线)治疗。
1、X线和γ射线治疗
X线和γ射线照射治疗有效,但由于X线和γ射线易伤及深层及周围的正常的组织,其能量大都穿透损失,表面吸收剂量不如β射线高,加大剂量也同时加大副作用,临床多不采用。
2、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
⑴治疗机理
敷贴器上的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β射线,作用于斑痕组织中产生胶原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受到电离辐射作用后,出现成纤维细胞变性,核固缩和细胞膜消失变成合体细胞,因而减少了胶原的合成与沉积,达到治疗的目的。
⑵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用于敷贴治疗斑痕疙瘩的常用放射性核素有90Sr和32P等。因90Sr和32P衰变过程中只释放出β射线、能量适中、穿透力弱,仅作用于浅层皮肤,对深层的正常组织损伤极小,适宜于斑痕疙瘩的敷贴治疗。
⑶敷贴治疗方法
①治疗前准备:制备防护屏,取透明塑料纸敷在病变表面,描记病变范围与形状,然后贴在厚度为2~3L的橡胶或塑料板上,将描记范围内剪除,开窗,将橡胶或塑料板防护屏置斑痕周围,以保护正常皮肤,暴露病变部位,便于敷贴治疗。
②敷贴器的放置:将90Sr敷贴器活性面敷于斑痕处,亦可用胶布或绑扎固定,记录照射时间。若病变范围大于敷贴器活性面,可分区敷贴,并用橡皮加以防护,避免漏敷或重复敷贴。敷贴完整个病变范围为一疗程的一次。
③吸收剂量和方法:吸收剂量的大小与方法采取个体量化原则,即病变范围大、厚、硬、韧、痒痛、病程长、年龄大者采用偏大的吸收剂量,反之,采用偏小的吸收剂量。颜面部,肢端、小关节等处采用偏小的吸收剂量。其敷贴方法可分为分次小剂量法、一次大剂量法两种。
Ⅰ.分次小剂量法:是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它的优点是患处吸收剂量较小,在治疗中便于观察患者的敏感程度和病情变化。并根据治疗变化而随时延长或终止治疗,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次小剂量法为每次1.5~2.0Gy,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总剂量为15~20Gy。也可采用隔日一次,每次3-4Gy,5次为一疗程,总剂量为15~20Gy。
Ⅱ.一次大剂量法:一次给予吸收剂量15~20Gy,也可分2次给予,隔周一次,如未愈可在1~2个月后重复治疗,大都需要3~5个疗程。这种方法临床应用较多,治疗效果较好,但一次性使用剂量过大,易造成局部烧伤溃破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
无论采用哪种敷贴治疗方法,以皮肤出现轻度红斑反应为宜;此外因个体差异,病损部位的不同,皮肤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不同,且放射反应常在治疗结束后出现,故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皮肤反应,以免照射过量而出现副作用。
④重复疗程的确定:斑痕疙瘩一疗程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重复、多疗程治疗。疗程间隔1~2个月为宜。因为射线的电离辐射及生物效应基本停止,此时可反映出病变的真实情况。
⑤手术切除与敷贴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斑痕特别肥大、质地硬、范围广、痛痒并影响功能的患者,单纯采用敷贴治疗往往需3疗程以上,且治疗效果欠佳,单纯采用手术切除又易复发且造成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此我们采用手术切除加敷贴治疗的方法,即于手术切口初愈后,约在术后10~15天以内,行90Sr敷贴治疗,近年应用该法治疗数十例,经1疗程照射于3~6个月复查发现伤口平整,无复发,近期治愈率为100%,这样既减少了疗程次数,又提高了治愈率,因此我们认为是目前治疗斑痕的最佳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基层患者只知手术,而不知跟上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使瘢痕疙瘩复发者并不罕见。
⑥预防性敷贴治疗:对于有斑痕体质的人,因手术等皮肤创伤后可行预防性敷贴治疗。一般在伤口初愈后5~7天开始,以分次小剂量法为宜。对伤口未愈者不宜于β射线敷贴治疗,不然伤口会延期愈合,甚至造成局部感染的发生。
⑷疗效标准
①痊愈 斑痕扁平,不高于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消失5年以上未复发者。
②显效 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斑痕未见继续生长者。
③有效 斑痕扁平,稍高于皮肤,厚度小于2L,不进行生长或生长缓慢,自觉症状有明显改善者。
④无效 斑痕呈进行性生长,超出皮肤2L以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者。
⑸主要副作用
剂量过大易出现射线烧伤,形成水疱、溃破、感染,甚至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此时须给予湿润烧伤膏或百多帮软膏治疗。瘢痕疙瘩治愈后,病损部位易出现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治疗前须向患者说明。
我们近年应用90Sr治疗斑痕疙瘩800余例,总治愈率为75.8%,总有效率为100%。经随访观察未发现任何病理性后遗症。因此,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斑痕疙瘩是有效、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