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未雨绸缪,看看法国的一项健康政策:为所有产妇提供一个疗程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目的是为了防止她们25年后出现尿失禁。很多年轻妈妈重视产后修身,事实上,产后修复盆底同样重要。
放声大笑就会漏尿 问题要追溯到分娩时
57岁的赵女士尿频尿失禁10年了,快步行走、爬楼梯、咳嗽时,常常会因为漏尿尿湿了裤子,尴尬得要命。在妇科门诊每天都要接诊好几位像赵女士这样的病人,她们生怕在公共场所控制不住小便,外出前只好垫上卫生巾或尿不湿……
已婚、已育妇女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30%-40%,四五十岁的病人最集中,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
“很多人不知道,中老年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很可能是几十年前分娩损伤引发的。”
在女性盆骨和下肢之间,只有盆底肌等支持结构。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管理多项生理功能,包括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
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弹簧床”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孕产妇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不过,出现盆底松弛,真正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因此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产后40天做训练 是为了防25年后的病
大约1/3的产妇分娩后出现盆底松弛,并影响排尿。因此,在国外女性盆底功能修复作为一项政府工作在推广。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重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问题,对产后40天的妇女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以法国为例,政府鼓励产妇分娩一至两周后,在家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最常见的就是坚持做“盆底功能操”。产后40天,政府再免费为产妇提供一个疗程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一个疗程十次。康复训练前会先给产妇做检查,确定盆底受损部位,然后对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生物电刺激、盆底肌训练等。
有一种说法:如果产妇接受过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几十年后即使出现了尿失禁,法国政府也会为她免费买单治疗。但如果产妇当初放弃免费训练的机会,一旦日后因为盆底功能障碍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就只能自掏腰包看病了。
“很多人想不到,产后40天做的训练,是为了防止25年后的尿失禁,这其实是真正的未雨绸缪。”专家说。
中国人坐月子观念根深蒂固 许多产妇不愿过早训练
事实上,在中国,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也已经启动,越来越多的医院陆续开展盆底康复训练。但一个现实问题是,主动要求参加的女性很少。“很多人没有这样的保健意识,很少有人想到,产后做盆底训练,可以预防那么多年后的尿失禁,这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还有一个现实障碍是,中国人强调坐月子,要让产妇多躺,早期检查并锻炼盆底功能,很多长辈会反对。”
专家说,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产后1-2周最适宜在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产后42天应到医院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尽早治疗,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越早训练,效果就越好。如果不做任何训练,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到了中老年后,很可能会出现轻中度压力性痉挛或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有的甚至发展到子宫脱垂。
在家做盆底训练并不难,比较推荐的是“盆底功能操”,具体做法是有意识地收缩阴道,因为初学者很难体会阴道收缩的力度,因此可以在排尿时收缩盆底,如尿流在收缩时终止,而放松时继续排出,就表示是正确的肌群收缩。在收缩盆底肌群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缩。
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开始每次收缩尿道、肛门和会阴5-10秒后放松,间隔5-10秒重复上述动作,连续5分钟,每日两次。以后逐渐增加训练量。缩肛运动也同样有效:随意取卧位或坐位,缓慢深吸气的同时主动收缩阴道及肛门括约肌,屏气并持续收缩5秒。每组训练20-30次,每天3组,坚持越久越好。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那些解小便前如果一剧烈运动就会漏尿的患者,最好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展到很严重的尿失禁,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就得不偿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