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大肠癌已成为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城市增长速度迅猛,比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升近三分之一,大肠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已仅次于胃癌。更引人关注的是,这一过去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癌症,已悄悄“盯”上了年轻人。
研究显示: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摄入量的增加,运动量减少等“现代生活方式”,是肠癌这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快速递增的主要因素。
青年人患大肠癌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早期发现少。青年人警惕性不高,许多患者症状持续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就诊,确诊时已属中晚期。
二是,恶性程度高。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分裂快,恶性程度往往高于中老年人。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差,远处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三是,漏诊多。一般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从有不适去医院就治到被确诊,整个时间约为5~15个月,初期多被诊断为痔疮、肠炎等,漏诊率高达70%。
四是,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肿瘤已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手术根治性差,有时甚至无法切除肿瘤。
应该强调的是,大肠癌并非是在肠粘膜上突然发生的病变,而是通过“正常粘膜――腺瘤――癌变”这样一种顺序发展而成。研究发现,80%以上的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转变过来,因而对癌前病变必须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也就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大肠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晚期不足10%。
由于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常仅仅是粪便隐血阳性,无明显不适症状,因而有家族肠癌史或结肠息肉史的青年人,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和腹泻交替、原因不明便血或黑色、柏油样粪便、腹痛和腹部肿块、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到消化科就诊,接受粪便隐血试验和或结肠镜等检查,切勿因“年轻”而麻痹大意,延误诊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