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机制
栓塞肌瘤的供血动脉,引起肌瘤的缺血缺氧坏死吸收,导致肌瘤细胞总数的明显减少,致瘤体萎缩,从而能缓解或消除其伴有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临床应用:
1、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
2、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和其它良性病变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孕龄妇女的发生率为20-25%,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肌瘤周围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常多发,大小不一。按位置可分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及浆膜下 3 种类型。临床症状包括月经过多和非月经期出血,常并发贫血,白带增多,腹部包块,下腹坠胀感或其它盆腔压迫症状如尿频、大便不畅,甚至有因此流产和不孕者。介入治疗方法:子宫肌瘤的栓塞治疗 1995 年首先在法国兴起,其原理为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富于血液供应的肌瘤坏死、吸收、变小或消失,而正常子宫组织对缺血可较好耐受,受影响很小。具体方法为:先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双则髂内动脉造影以明确双侧子宫动脉来源、走行以及子宫肌瘤的血供是否丰富。超选择插管到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在透视监视下缓慢释放栓塞剂,直至子宫动脉阻塞或肿瘤染色。栓塞剂一般选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或 PVA 颗粒。本术最好在月经干净后 3~7 天进行。出血量较大时可不必择期进行。
适应症:并非所有的子宫肌瘤都需要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主要适应症为:
1、子宫肌瘤引起相应的症状,如月经期过长、量较多、痛经,出现直肠、膀胱压迫症状,明显腹部包块,造成不孕和流产,以及发现肿瘤后造成明显的心理症状等。
2、年龄小于58岁。
3、手术后复发者。
禁忌症:
1、带蒂的浆膜下肌瘤。
2、盆腔感染、妊娠。
评价:子宫肌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剥出术,腹腔镜肌瘤摘除术和激素治疗。近年来之所以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该病进行治疗是因为它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疗效好(有效率在 90%以上)、能保留子宫并可以正常生育等优点。精细地栓塞子宫动脉一般不会影响到卵巢血供,因此对卵巢的功能影响极小。
其它良性子宫病变:适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其它良性病变主要包括,各种原因造成的子宫大出血,如产后大出血和外伤性大出血等、尚试用于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子宫腺肌病。对于前者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后二者的治疗方法与子宫肌瘤相同,疗效不如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原理
治疗原理: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子宫内的病灶坏死吸收。子宫动脉栓塞后病灶会发生如下变化:
由于失去血供,异位的内膜和增生的结缔组织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然后逐渐溶解、吸收,使病灶缩小甚至消失。
病灶缩小后,其释放的使子宫收缩的刺激性物质减少,从而使痛经症状得以改善。病灶缩小使子宫变软,子宫的体积和宫腔的面积相应减少,月经量也可以相应减少。
异位内膜坏死后,坏死部分闭合,而子宫肌层因体积相应减少而压迫原来的微小通道,致使其关闭,而正常的子宫内膜也失去了进入肌层的通道。大大减低了复发的可能性。异位内膜的坏死使局部的雌激素及其受体数量减少。使子宫腺肌症蔓延的恶性循环得以控制。也消除了子宫腺肌病的一个可能患病因素,亦使复发的可能性减小。
栓塞后,虽然正常的内膜也会出现轻度坏死,但在血管复通或侧枝循环建立后可重新生长,恢复正常功能。而异位内膜由于缺少基底层的支持,在坏死后无法重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