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咳喘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包括“冬病夏治”、“冬病冬防”,也就是大家平时称的“三伏贴”和“三九贴”。这一中医特色疗法在预防、治疗体虚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咳嗽、肺气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咽异感症等呼吸系统疾病获得显著疗效,可明显减少冬季哮喘及鼻炎的发作。
中医理论认为哮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体内阳气不足,痰邪内生,上犯于肺而发病。从地理环境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地球的北半部温带地区,进入秋冬季节后,日照时间逐渐减少,天气逐渐变冷,这时外界的阳气逐渐下降,阴气逐渐上升,人体内随着外界的气候变化,阳气也会有所下降,如平素体内阳气不足,到了冬季就会出现阳气虚弱的症状;
“痰邪”就会随着阴气的上升而上泛于呼吸道,稍有诱因,就会引起哮喘病的发作。这就是哮喘病人大多数在冬季节发作和症状加重的原因。当进入春夏季节,日照时间逐渐增多,外界阳气上升,天气变暖,人体内的阳气也会随着外界的气候变化而恢复。这时“痰邪”这些阴性物质就会被阳气抑制而潜伏,所以一到夏季哮喘病人的症状就会缓解或减轻,但发病的根本原因却没有消除。
中医正是依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论, “伏天”是大地蓄积热量最多的时候,天气也到最热之时,人体内阳气最盛,毛孔开张,大量排汗泻热。中医学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这时选用助阳开窍、祛湿化痰的药物,选择与肺脏有关的穴位,经过经络透达脏腑,把“痰邪”从潜伏之处驱除体外,发于体由汗而解,以根除病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所以,“三伏天”贴敷治疗哮喘病,是选择最佳时机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低下有关。而“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方法,能提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和调节免疫的作用,这就是“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病的基本原理。
我科遵循清代《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古方,采取现代加工工艺,制成“三伏贴”成品膏药,贴敷后局部会有温热感,有效保证皮肤有效性及安全性,贴敷后皮肤有红润为正常反应,可自行消失。不过由于人的皮肤耐受程度不同,贴敷后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痒、发热、疼痛明显,应立即取下药膏,皮肤没有不良反应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夏三伏,冬三九,每伏及每九第一天贴一次,连贴3~5年效果最好。
注意事项:贴敷当日禁洗冷水浴;禁食生冷辛辣腥膻的食物。
贴敷禁忌: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敏感、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的患者,贴敷部位皮肤有破损,孕妇,3岁以下幼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