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分期的CT诊断
T1:粘膜下低密度带可见,或癌肿厚度未超过全层胃壁的50%。
T2:粘膜下低密度带不可见或癌肿厚度超过全层胃壁的50%,但浆膜线清楚。
T3:癌肿与胃壁最外层有分界或累及可分辨的胃壁全层,但浆膜面光滑。
T4a:浆膜面不光滑或呈结节状外突,和/或胃周脂肪层出现索条毛刺影或高密度带状浸润。T4b期:胃周脂肪层消失,与周围脏器界限不清。
注:肿瘤穿透肌层,进入胃结肠或肝胃韧带,或进入大网膜、小网膜,但未穿透覆盖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定义为T3,如果穿透脏层腹膜肿瘤则定义为T4。
2、N分期的CT诊断
胃周淋巴结的数量与生俱来,平均36.2±15.2个,平均直径为87.5px,主要沿胃的动脉血管分布。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标准:(1)淋巴结大小:≥5~10mm,短/长径比(≥0.7);(2)形态(圆形或球形);(4)分布:沿血管分布;(3)强化特点:边缘强化中心存在非强化坏死去或不规则强化。逐组、连续、工作站观察有助于提高检出率。N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N1:1~2枚;N2:3-6枚;N3:≥7枚(N3a:7~15枚;N3b:≥16枚)。
3、M分期的CT诊断(腹腔内)
(1)壁层腹膜增厚及不规则结节状;(2)大网膜与肠系膜增厚与密度增高;(3)网膜饼;(4)降落伞征(小肠系膜密度增高,系膜内血管束增粗,拉直呈扇形伸展,是癌细胞经血行转移至系膜血管,侵及血管壁,使其增厚、僵硬)。(5)肠管出现转移时,表现为肠壁结节、肠壁增厚,肠袢僵硬变形,肠系膜密度增高并包绕肠管等改变。(6)卵巢转移癌(又称Krukenberg瘤)(7)腹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