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坚持进行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及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避免复发与防止并发症的目的。治疗中应注意休息与营养,作为重要的辅助措施,以调整全身情况,增强抗病能力。
1、全身支持疗法
对于一般状态较好,仅有发热、腹胀、消化不良的病人,可给于易消化的半流食。消化道症状一旦减轻,即可给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以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对于粘连型或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病人,可给于含纤维素较少、富有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高热量半流饮食。含有纤维素较多的食物能增加肠蠕动,可诱发肠梗阻。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输液,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离子。极度衰弱严重贫血者,应进行小量多次输血,使机体的一般状态能迅速得到改善。
2、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应该按着合理化疗的原则进行。所谓合理化疗的原则,就是指用药要做到“早期、规律、适量、联用、全程”,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化疗方案。既往常用标化方案为2HPS/10HP。自RFP问世后,则多以2SHRZ/7HRE等联合治疗。
3、腹腔穿刺抽液
腹腔穿刺抽液对于结核性腹膜炎,特别是对于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来说,既是诊断与鉴别的需要,也是对腹水型有多量腹水病人的治疗手段之一。从治疗意义上说,一方面可以减轻病人的中毒症状,另一方面在抽出的大量腹水中含有许多纤维素,可以减少治愈后的腹腔粘连,提高疗效。
抽腹水的数量应该适当掌握。有些学者主张抽液量可在1000~1500ml左右,以免一次抽液过多造成腹腔压力下降后的腹腔血管扩张,使有效循环量下降,血压降低。我们认为抽液量应该根据病人的腹水量和抽液时病人的情况决定,抽液的速度应该缓慢。如果腹水很多,病人可以适应,在抽液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诸如心悸,头晕,恶心,出冷汗等,可以进行大量抽液。有人提出大量抽液会损失蛋白质,也有人认为腹腔渗液中的蛋白质对病人并无用途,留于腹腔之内会导致或加重粘连的发生。
另外腹腔内注药,毛长庚等报道尿激酶腹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疗效观察指出:腹腔穿刺抽液后注射异烟肼0.1g+尿激酶10万单位,能提高抗痨效果,减缓腹腔粘连的形成。
4、激素的应用
对于结核性腹膜炎来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证是腹水型、急性粟粒性的病人。这种类型的病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配合应用下,可以迅速减轻全身中毒症状,退热,增进食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改善病人的一般状态。对于腹水型病人,可以减少渗出,加快腹水吸收,减少粘连。总之,对上述两种类型的病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确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当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人其腹水趋于结核性化脓性时,在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结核时及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应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禁忌证。
5、中药治疗
以增液承气汤加味辅助抗痨药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抗痨治疗,腹痛、便秘等症状减轻效果明显,病程缩短。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治疗方法: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草药。基本方:玄参15g、生地10g、麦冬10g、大黄(后下)5g,芒硝(冲服)4g、枳实10g、厚朴10g、当归10g、桃仁10g、炒槟榔10g。
6、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是在某些严重并发症时或少数结核性腹膜炎病人中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
(1)肠梗阻,主要是通过保守治疗无效,而且病情逐渐加重的不全肠梗阻,以及完全性肠梗阻。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术,肠管引流术,肠排队术,肠部分切除吻合术,粘连肿块切除术等。
(2)在肠管穿孔或腹腔淋巴结破溃形成化脓性腹膜炎或急性结核性腹膜炎时,可以修补肠管的穿孔,切除病区肠管,清除腹腔内的化脓物。
(3)在形成腹壁瘘时,可切除瘘道,对腹腔内的脓腔行病灶清除。
(4)在形成粪瘘时,可切除病区腹壁的瘘道,修补肠管的穿孔,或切除病区肠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