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是由于容易反复发作,而且迁延难愈,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病原体感染、免疫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物理和化学刺激、盆腔静脉疾病、氧化应激作用增强、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直接参与或影响到前列腺炎发生,而且可能有多种病因同时在起作用。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的复杂性以及对病理生理不是十分清楚,目前对该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误区。
误区一:有症状就一定得了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有些患者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仅仅依靠症状是不够的,还需要前列腺液检查。目前某些医疗机构和医生将一些疾病和症状(如阳痿、早泄、不育等),均盲目冠以“前列腺炎”,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也延误了原发疾病的治疗。
误区二:慢性前列腺炎必须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是否需要治疗,主要是依据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生活质量,而不单纯只是依据前列腺液检查结果。只有那些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才需治疗,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对慢性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大量的资料显示,在本病的治疗上,中西药物相结合具有很大的优势,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误区三:前列腺表面有包膜,药物进不去。
前列腺的表面是有一层致密的包膜,但与很多广告宣传的限制药物透入的机制是没有关系的。前列腺的腺组织由30~50管泡腺组成,前列腺腺泡的上皮脂膜是影响药物进入前列腺腺泡主要因素,而不是前列腺表面的包膜。
许多药物是可以进入前列腺组织和腺泡内,并达到治疗浓度要求的,如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和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
另外另外由于炎症导致前列腺组织损伤,通透性的增强,也使得许多抗菌药可以达到有效地抗菌浓度。还有很多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并不需要药物直接进入前列腺腺泡内,因此更不会受到脂膜的影响。
误区四:大量、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一些是需要抗菌药治疗的,但是要合理、规则用药,尽量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大量、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有些患者连续几个月使用抗菌药,甚至长达一年,结果菌群失衡或加重细菌耐药性形成;二是抗菌药使用时间太短,过早的停药或间断性服药,结果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导致本病的复发。抗菌药一般建议以口服为主,不太主张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一般先口服抗菌药2-4周,然后根据其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菌药治疗,推荐的使用抗菌药总疗程为 4-6 周。
误区五:前列腺炎治疗不及时,会转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这是许多患者普遍担心的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发现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有直接关系。
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老年病,与年龄增长及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变化有关,而前列腺炎并不影响睾丸所分泌的雄性激素及其代谢,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入老年后其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没有证据显示慢性前列腺炎久治不愈会演变成前列腺癌。
误区六:慢性前列腺炎一定会导致不育。
慢性前列腺炎是否影响生育不能一概而论。从理论上看,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一部分,炎性病变必然会影响精液的组成成分,并干扰精子的活动和功能,从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前列腺炎一定会导致不育,临床上也发现,只有一少部分患者是因为前列腺炎而导致不育,大多数前列腺炎并没有影响生育,大多数不育患者也没有前列腺炎。
另外慢性前列腺炎经过正规系统的治疗后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即使因为前列腺炎影响生育,也是短暂、轻微并可以恢复的。
误区七:慢性前列腺炎一定会影响性功能。
慢性前列腺炎是否会影响性功能(如阳痿、早泄等)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都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只有少部分慢性前列腺炎可以对性功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完整和谐的性生活与性功能需要正常的生理结构、神经反射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阴茎血管系统。慢性前列腺炎并不影响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不会对性功能有直接的损害,而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性功能,例如下腹会阴部的疼痛不适与射精疼痛以及较大的心理压力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