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性病变导致动脉的慢性退行性增生,最后导致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致使远端的血流减少,引起相应脏器或肢体供血不足等症状。
本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动脉,常见于:
1、下肢的髂动脉、股浅动脉、N动脉及膝下胫腓动脉;
2、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基动脉;
3、肾动脉;
4、肠系膜上动脉;
5、腹主动脉。
二、中医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属于祖国医学“脱疽病”、“脉痹病”范畴。通俗的讲:“血管堵了” ”腿脚坏了”。
《灵枢·痈疽篇》示: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也。
《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逆冷侯》: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遂冷也。
《圣济总录》 :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萎悴,肌肉痹。
《外科正宗》 :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高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等等……
三、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如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生于45以上,男女比例约为6:1,发病率约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20%左右。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迅速升高,周围血管病专科已成为热门专业。
四、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相关因素
1、吸烟:与长期大量吸烟有关。
2、肥胖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血压:造成动脉分叉处血管内皮损伤。
4、糖尿病:加速动脉硬化闭塞的进程,同时有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使病情更复杂。
5、其他:饮食习惯、精神紧张、遗传因素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