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是中年以后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因多发生在50岁左右发生,故有“五十肩”之称。在发病的过程中,由于肩关节的活动受限的程度不同,可由肩周炎而逐渐成为冻结肩(或称肩凝症)。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肩周炎可以说是颈椎病的一个症状,或者说是颈椎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临床表现
女多于男(约为3:1),左肩多于右肩。呈缓慢发病,多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一般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与肌肉萎缩。肩关节周围广泛压痛,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最为明显。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转时有轻度影响,而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患者不能穿衣、戴帽、梳头,此时肩部肌肉萎缩明显,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部活动疼痛等症状。不少患者有颈部酸累或疼痛、肩累感。
发病原因
目前医学界对肩周炎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由于肩关节以外的疾病,如冠心病、肺炎、胆囊炎等反射性地引起肩部疼痛,使肩关节活动受限。2)因上肢骨折、颈椎病等使上肢固定于身旁过久。3)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变,如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
支配肩关节周围的运动肌肉和皮肤感觉的神经如腋神经、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胸背神经、胸前神经支配,因此,颈部损伤(包括慢性积累性损伤,如长期睡高枕头、长期低头工作、习惯性甩头,以及头颈部的直接、间接外伤等)或风、寒、湿邪入侵,使颈椎的内外平衡失调(使下颈段颈椎移位-椎间孔改变、钩椎关节改变―刺激颈脊神经和交感神经)而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收缩痉挛,产生疼痛萎缩从而使肩周发生无菌性炎症(肩周炎)。
治疗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以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一般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1、手法治疗:可采取点穴、松筋、分筋、舒筋等手法,使其减轻疼痛,舒筋活血,散风通络,调和气血,缓解痉挛,放松肌肉,松解肩关节粘连,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
2、痛点注射及神经阻滞: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肩峰下、喙突、肩胛提肌止点、冈下肌及小园肌止点等注射。
3、中药治疗:a.局部肌痉挛肿胀、疼痛显著者,治疗宜祛瘀消肿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或安痹汤;b.肌萎缩、关节僵直、遇温痛减者,治疗宜温经通络、补宜肝肾,方用三痹汤或黄芪桂枝汤加味,外服热米醋;c.外洗选用通络止痛之剂,如海桐皮汤外洗治疗。
4、西医治疗:可选用消炎止痛类药物。
5、针灸治疗:以疏理气血,舒筋通络为主。肩俞,肩s、肩井、天鼎、肩三针、曲池、外关、合谷、曲池、后溪、对侧养老等。
6、理疗:偏振光照射,红外线照射、离子导入等。
7、麻醉下关节粘连松解术:可在臂丛神经麻醉(于前、中斜角肌间沟进针,以1%利多卡因15―20ml内含1:20万U肾上腺素)后,实施肩关节粘连松解手法。
8、悬吊疗法:急性炎症期,可用三角巾悬吊5―10天。
9、功能锻炼:在治疗期间,应加强锻炼,以巩固疗效。如爬墙锻炼,方法是:病人面向墙壁,使鼻尖、腹部、足尖与墙相贴,患侧手同胸高贴于墙上,慢慢向上爬至不能向上为止,并用铅笔记下高度,以便下次做为对比,每日一次。
10、颈椎病的治疗:由于肩周炎的发病原因由颈椎病而起,因此,在治疗肩周炎的同时应进行颈椎病的治疗见《颈椎病―症状最复杂的疾病》。这样才能标本兼治,达到疗效迅速,不易复发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