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计(GRAN)、血沉、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IgA均可出现升高的改变,但只有C反应蛋白和IgA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的指标。
1、血小板增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因强直性脊柱炎为一炎性过程,多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使得巨核细胞系增生,使得血小板计数增多和大血小板比率上升。但从临床上看,强直性脊柱炎出现血小板异常率较类风湿关节炎低。
2、血沉和C-反应蛋白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重要的炎症指标,前者比后者受因素影响较多,如红细胞形态、血红蛋白异常、贫血及测定条件等。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但是有报道表明,其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联系。
3、基质金属蛋白酶23(MMP23):MMP2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显示炎症活动性,且与血沉、C反应蛋白相关,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与MMP23下降平行,因此推测MMP23是参与强直性脊柱炎局部病理过程的重要因素。
4、B27:近年来B27的相关研究较为深入,因正常人B27阳性率4%~5%,AS患者B27阳性率85%~90%,所以不可用一项指标做出诊断。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双侧骶髂关节病变、血沉升高,即使B27阴性也可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若患者B27阳性,持续下背部疼痛,也应考虑强直性脊柱炎。文献报道正常人B27阳性的AS发病率为10%;有临床早期症状,如持续性背部疼痛,则发病率超过20%~30%,应做进一步检查,若B27阴性,还要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方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5、28kda果蝇抗体:通过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8kda果蝇抗体交叉反应,表现出强阳性的预测值甚至超过95%。可能为今后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提供一个更有利的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