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痛症(mastodynia)即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阶段,是一种因内分泌失衡引起的乳腺组织增生与复旧不良的生理性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为周期性乳房胀痛及乳房肿块。
(一) 病因及病理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精神因素及内分泌失调有关。长期的精神紧张、劳累、情绪抑郁等因素可作用于丘脑-垂体-卵巢轴,引起丘脑及卵巢调节功能失常,导致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郑州大学一附院乳腺外科郭广成
肉眼所见乳腺内并无包块形成,增生病变区组织一般较致密,切面可见灰白半透明的小颗粒。镜下主要病变为末端乳管和腺泡上皮的增生和脱落,导致乳管膨胀而发生疼痛。乳管和腺泡周围的纤维组织也有增生,其内可有淋巴细胞浸润。
(二)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乳房胀痛及肿块。
(1)乳房胀痛
乳房胀痛一般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出现且渐加重,月经后缓解至消失,呈周期性。亦有少数病人为不规律性疼痛。疼痛多为间歇性、弥漫性钝痛或局限性刺痛,疼痛多位于乳房外上,单侧或双侧,以双侧多见。可有触痛或压痛。疼痛可向同侧腋窝、上肢、肩背部放射。病人月经多不规则,经期短,月经量少等。疼痛多在情绪波动、忧思、劳累等情况下出现或加重。
(2)乳房肿块
乳房外形无特殊变化,乳房多可触及片状质韧增厚的腺体内有颗粒状结节,而触不到具体肿块。以外上象限多见,经前期明显,月经来潮后缩小至消失。
(1)周期性疼痛、触痛及乳腺区内颗粒样结节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2)物理检查
1.B超检查 乳腺增生或乳腺病变区超声下主要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区以及囊肿区的无回声区,无明显肿块影。
2.乳腺X线检查 乳痛症乳腺钼靶摄片常无明显改变,在腺病期、囊性增生症期,增生的乳腺组织呈现边缘分界不清的棉絮状或毛玻璃状改变的密度增高影。伴有囊肿时,可见不规则增强阴影中有圆形透亮阴影。
3.乳腺MRI检查
4.切取或切除活检
(四)治疗
本病属于一种生理性良性病变,且有一定自限性,一般情况下不需任何治疗。对于疼痛剧烈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1)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现为治疗的主要方法。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于乳“癖”,系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瘀,痰凝成核而引起肿块。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类中药或中成药,中成药如:乳癖消片、乳康片、乳块消等。
中药方剂可试用:柴胡9g、当归12g、白芍12g、制香附9g、青陈皮(各)6g、茯苓12g、制半夏9g,全瓜蒌12g、炙乳没药(各)4.5g、生甘草3g。大便溏去全瓜蒌加白术12g,乳房甚痛加金铃子9g,延胡9g。月经量少加益母草15g。经期痛甚加核桃仁12g、泽兰9g。
(2)碘制剂治疗 小量碘剂作用于垂体前叶,可使其产生黄体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缓解其对乳腺的刺激作用,恢复卵巢正常功能,改善患者乳痛症状。用法:5%碘化钾10ml,3次/d,口服。此治疗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体内激素紊乱,还可影响甲状腺功能。
(3)激素治疗 以往对乳腺增生症多采用内分泌药物治疗,尽管激素治疗开始阶段效果可能较好,但由于乳腺增生症患者本身有内分泌激素紊乱,使用激素治疗,可能矫枉过正,加重内分泌失衡状态,且可能对其他器官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现已不作为常规治疗。下面仅介绍较常用药物。
1.达那唑:又名炔睾醇,为17d-乙炔睾醇的衍生物,可作用于丘脑下部、垂体及卵巢,抑制卵巢功能,减少促卵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并能降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用法:每次100~200mg,口服,1次/d。连用2-3个月。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痤疮、多毛和月经失调等。
2.他莫昔芬(三苯氧胺):为类雌激素药物,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雌激素作用。用法:可按周期给药,在月经后2~5天开始口服他莫昔芬,每次10mg,1次/d,共用药15~20天,至行经前1天。他莫昔芬的不良反应是月经紊乱、白带异常,并可能提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
3.溴隐亭:溴隐亭是多巴胺受体的长效激活剂,通过作用于垂体泌乳细胞多巴胺受体,释放多巴胺来直接抑制泌乳细胞合成及释放泌乳素。用法:采用周期给药,开始每日1.25mg于经前期第14日开始服用,每日增加1.25mg,直至剂量达每日2次,每次2.5mg,按此剂量直至月经来潮。本药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等症状,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应引起注意。
最后,乳痛症属于自限性疾病,经怀孕哺乳的生理过程可能自愈,本身预后良好。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无定论,但乳痛症一般无癌变风险。乳腺增生症患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宜低脂肪并富含维生素饮食。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减压力,少生气。尽量避免人流。学会乳房自我检查,并做到定期复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