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治疗的需要,可将乳腺癌分为5类:
1、单纯的非浸润性癌 (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
2、可手术的局部浸润性癌 (临床Ⅰ期、Ⅱ期和部分ⅢA期)
3、无法手术的局部浸润性癌(部分ⅢA期、ⅢB期、ⅢC期)
4、转移或复发性乳腺癌(Ⅳ期)
5、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下面对上述5种乳腺癌的治疗分别进行讲述。
1、单纯非浸润性癌
单纯非浸润性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两者有时较难与非典型增生或早期浸润性癌相鉴别。因此,所有病例都应进行病理学检查。单纯非浸润性癌的患者应行双侧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否存在多发原发肿瘤,并评估非浸润性病灶的范围。
单纯非浸润性癌治疗目的是预防浸润性病灶的出现,或在病灶仍局限在乳腺内时发现其浸润成分。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浸润性癌的患者(即使是微浸润),应按照浸润性乳腺癌治疗。
2、小叶原位癌
小叶原位癌患者出现浸润性癌的风险很低,很少见到死于继发浸润性癌的情况。因此,对于小叶原位癌患者,仅进行随访观察,每半年复查一次即可。只有对于特殊的高危患者,如有乳腺癌家族史、BRCA1/2突变等,才考虑双侧全乳切除联合或不联合乳房重建术。小叶原位癌患者双侧乳腺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相等,因此,如果考虑全乳切除就需双侧全乳切除。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对于选择随访观察的小叶原位癌患者,口服他莫昔芬5年可使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3、导管原位癌
对于大多数病灶局限的导管原位癌患者,行“病灶切除+全乳放疗”或“全乳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乳房重建术”都是恰当的治疗选择。导管原位癌患者不宜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单纯病灶切除的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可使局部复发率明显减少;全乳切除术本身就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的有效措施。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期没有差异。选择保乳手术的患者,术后应行患侧乳腺及手术切除标本的X线检查,以确保所有病灶都被切除。同小叶原位癌相似,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后也建议口服他莫昔芬5年,以降低复发和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