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晚期食管癌仍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长期生存率5%-20%1。据统计,2008年美国上消化道肿瘤新发病例约有37970例,死亡25160例。而晚期食管癌50%存在转移性病灶,不到60%的患者能接受根治性切除,约70%~80%的手术切除标本中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医生常面对晚期的、不可治愈的初诊食管癌患者。如何使该组患者达到近期和远期控制肿瘤的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马宁
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治疗中,因为缺乏系统性的随机临床试验,姑息化疗并未显示出明显的生存优势2,这就更需要我们通过循证医学分析,评价姑息治疗中如何选择化疗药物。2010年回顾性分析3比较晚期转移性食管癌BSC与化疗的优劣性。在众多的药物中,顺铂、5氟尿嘧啶、紫杉醇为有效性高、耐受性好的药物。药物应用率4PTX(37.1%), NVB(27.2%),TXT(24.2%),CBP/PTX(31.4%),CDDP/IRI(28.6%)。新的生物制剂如西妥昔单抗,曲妥单抗,埃罗替尼,和贝伐单抗,可强化放化疗疗效和全身微转移的目标5。
本文对晚期进展期/转移性食管癌治疗中化疗药物的应用进行汇总分析,探讨各种治疗模式对生存的影响,及如何通过分子预测确定在最佳模式下选择可获得高pCR的药物,专家共识高pCR与生存期延长存在正相关,且可以增加根治性手术机会。
四、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多种治疗模式的现状67-71
近20年已确立食管鳞癌的诊断治疗标准模式,通过更精确的肿瘤分期系统有助于明确界定哪些患者适宜手术,哪些患者适宜综合治疗。新辅助治疗中根据肿瘤反应率帮助界定更多获益的患者,以免部分患者因对新辅助治疗获益不佳错过了最佳手术机会。2009年Rebollo及他的团队总结了PET-CT似乎是界定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反应与否的最佳方式,然而最近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长期随访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疗效仍低于20%。简言之,手术对有足够器官功能的可切除的患者来说仍是最佳选择;尽管多方观点认为,术前化放疗/术前化疗可降低肿瘤病理学分期,尤其是增加可行R0切除的机会,但是术后的高发病率及高致死率仍是医患双方必须考虑的问题;新辅助化放疗后存活大于3年的患者,显示出了肿瘤复发率的降低。未来的试验方向应继续评估多种治疗模式下最佳药物及联合放疗的合适剂量,以降低术后的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风险。新辅助化放疗对肿瘤反应率及RO切除率的影响需要更有效的标记物来评估,因为pCR及R0切除率是ESCC的独立的正性预测因素。五、预测食管癌治疗有效性的分子标记物72-74 MAGIC试验显示:相对单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降低25%死亡风险。评价肿瘤的客观反应性主要通过TNM分期系统,降低肿瘤分期有助于增加患者生存期。MRC OEO2试验中也显示了相应的降低分期与增加生存的关系。Mandard研究了食管癌(主要包含食管鳞癌)对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的预测/预后因素,Mandard分析了TRG系统(肿瘤退缩度),该系统分为5级,TRG1无肿瘤残留,TRG2大部分残留组织局限在粘膜下,小部分粘膜上,TRG3大多数纤维化,残留少数瘤细胞,TRG4肿瘤组织被纤维组织分割,TRG5 几乎全部肿瘤组织(无反应)。研究93名患者,TRG1-3较TRG4-5能更好预测DFS(P<0.001)。 现有的临床试验并未排除新辅助治疗可增加手术后的生存,只是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对化放疗的毒性反应。故本文回顾了食管-胃癌中的生物预测因素对化疗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