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丙祥 张建奎 郑宏
【摘要】 在体育运动中,人体核心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身体、是肌肉发力的基础,这一点日益得到公认。对于脑性瘫痪儿童而言,核心的控制能力则是四肢运动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本文把体育运动中“核心稳定性”训练这一理念引入到对脑瘫儿童的治疗中,通过阐述核心的控制能力对脑瘫患儿从竖头到行走整个运动能力的影响,希望能使更多的治疗者提高对脑瘫患儿核心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以更好的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张建奎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 脑瘫; 康复
"Core stability" theory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A Bing Xiang ZHANG Jian Kui ZHENG Hong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rehabilitation center,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450003
【Abstract】 In sports, The main role of the human body is to stabilize the body and is a base of muscular force, which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he core i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movement of limbs and the basis for all other activities. This paper, the concept that"core stability" training in spor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By describing the core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from the vertical head to walk, hoping to have more physiotherapist raise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core control and to propose appropriate training methods,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Key words 】 core stability;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骨骼的核心包括:脊柱、髋部、近侧的下肢以及腹部结构。人体肌肉的核心部分是躯干和骨盆相关肌肉,其功能是维持脊柱、髋部的稳定性,在运动过程中帮助产生和传递能量并从大关节传送到小关节【1】。也有
通讯地址: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三区 450003
第一作者简介:马丙祥(1963-),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手机:13592601575 电话:0371-66211081 e-mail:mabyxd@yahoo.com.cn
正文字数:5326 表数:0 图数: 0
学者把核心部位界定为人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2】, 而将位于这一区域间的肌群称为核心肌群。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通过四肢末端将力量施加于外部物体(例如球、地面和水等),使器械或人体产生运动。因此,长期以来,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人们一直将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四肢上,忽视甚至放弃躯干(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核心稳定性(Core Stability)”的问题。所谓“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3】。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更好的训练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增强运动机能,预防运动损伤【4】。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5】。而运动障碍及姿势的异常在脑瘫患儿的四肢表现最直观和充分,因此以往康复训练多注重肢体异常姿势的纠正,而常忽视了脑瘫儿童的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大多数脑性瘫痪儿童的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直接制约了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能力。本文按人体从头到尾的发育顺序阐述了核心肌群的稳定对脑瘫患儿运动及平衡协调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引起更多同行的重视。
一、核心的控制与竖头的关系
头部的控制是运动发育中最早完成的运动,从出生后到抬头稳定,约需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躯干控制能力的发育虽然是在头的控制能力得到发育之后,但两者在发育过程中也有重叠之处,只有在肩胛带和躯干开始有一定的稳定能力之后,头才可有自由的活动【6】。头部控制能力差的原因除颈部的肌肉无力或肌肉的力量不平衡外,原始反射的残存再加上腰背部肌张力、肌力的分布异常,脊柱的充分伸展及回旋受限也直接影响到了头部的控制。如竖脊肌紧张的患儿,角弓反张明显,患儿很难完成头部前屈;全身屈曲及紧张性迷路反射残存的患儿,在俯卧位很难将头抬起;腰腹肌无力患儿脊柱控制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头的控制,不能实现头部的居中对称。对于这些问题,治疗师可以通过巴氏球上俯冲训练、手支撑臀部加压训练、桥式训练等训练打破屈曲模式,促进脊柱的伸展,抑制背肌紧张;通过仰卧位或坐位抱球训练、悬吊床滚动训练、上田正颈部法等抑制角弓反张;还可通过仰卧起坐训练、搭桥训练、腹部按压法、腰部加压训练、侧位体轴回旋、坐位体轴回旋、弯腰拾物训练等以提高患儿腰腹部肌力,增强其躯干控制能力【7】。
二、核心的控制与翻身的关系
正常小儿的翻身,无论是头部-肩胛带-骨盆顺序,还是骨盆-肩胛带-头部顺序,都离不开躯干的回旋及髋关节的主动屈曲与伸展,其前提则需要脊柱的充分伸展,角弓反张及紧张性迷路反射的消失和躯干、骨盆肌群的协调。如角弓反张的患儿由于竖脊肌张力增高,患儿很难完成头颈及躯干的屈曲扭转;髋关节紧张屈曲的患儿即使完成了由仰卧位到侧屈位转换,也很难完成由侧位到俯卧位的转换;部分腹肌或髂腰肌无力患儿虽然也能完成翻身动作,但其多是在下肢肌代偿的形式下完成的。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打破患儿的异常姿势或反射,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而被动或主动的翻身训练则可以促进躯干的回旋及核心肌群的协调稳定,两者相辅相成。治疗师可以在患儿仰卧位或俯卧位通过肩部控制翻身训练或骨盆控制翻身训练达到这一目的。另外还可以在巴氏球上、楔形垫或被单内进行翻身或体轴回旋训练。
三、核心的控制和坐位的关系
坐位是臀部着床,从骨盆部开始向上的身体垂直于地面的姿势。获得坐位的最终目标是无须上肢支撑,脊柱垂直伸展有稳定坐位。人体的脊柱就像一根直立的竹竿,脊柱前后左右的肌肉就像固定竹竿的绳索,坐位时的骨盆就像竹竿所直立的基底面,绳索的过强或过弱牵拉及基底面的不稳都会影响竹竿的稳定。腰腹肌肌力及肌张力异常的患儿多用代偿的方式取得不同的坐姿。如躯干紧张背伸的患儿坐位时为防止身体后倾多表现为抱膝坐或手后撑坐;腰肌无力的患儿在坐位由于单靠竖脊肌的力量不能把脊柱拉直而表现为全前倾、半全倾或弓背坐,或者利用脊柱前凸重心后移靠腹肌的牵拉来维持平衡。髋部及下肢肌群的肌张力增高则造成基底面的不稳定,如内收肌紧张的患儿,坐位时髋关节不能充分外展形成稳定的基底面,患儿多通过双手的扶持取得平衡;髂腰肌紧张的患儿,长坐时骨盆前倾重心前移,为维持重心的稳定,多通过肩胛及颈部的后伸取得平衡;N绳肌紧张的患儿长坐时骨盆后倾,为维持重心平衡,患儿多采用弓背坐,久之多造成脊柱的后凸。
独坐的完成标志着人最基本动作-坐位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完成。临床上通过相应的训练,在消除了下肢异常姿势,取得躯干和骨盆肌群张力和肌力正常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坐位的动态平衡训练。内容包括患儿在治疗师帮助下的前后左右他动态平衡训练和在治疗师口令下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前后左右平衡的自动态平衡训练。这对骨盆良好的控制能立、躯干与骨盆的分离运动协调、躯干各肌群的协调控制及坐位平衡反射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独坐的完成还需要各种姿势转变为坐姿的完善,这有赖于良好的躯干控制能力与回旋能力及卧位至坐位姿势转换的完成。患儿可骑跨在治疗师腿上,治疗师通过双下肢上下高度的调节促通患儿坐位躯干稳定与回旋;患儿或仰卧于治疗师腿上,治疗师一手置于患儿腹部,另一只手支持在患儿肩部或臀部,使患儿躯干产生体轴回旋后坐于治疗师腿上,帮助患儿获得躯干回旋的感觉。患儿也可坐于巴氏球上,治疗师通过手技诱导患儿出现前、后及侧方保护性伸展,以达到提高坐位下躯干稳定协调、自我控制能力,促通坐位保护性伸展反应的目的。此外还可通过仰卧位至长坐位姿势转换、俯卧位至长坐位姿势转换及长坐位至横坐位姿势转换来提高躯干肌群的连锁反应。
四、核心的控制与爬行的关系
四爬的完成是正常小儿爬行成熟的标志。在四爬位及四爬移动发育的必须条件中,脊柱的伸展至腰椎、骶椎,躯干的稳定,尤其是腹肌的发育成熟,才能保证躯干的稳定;良好的髋关节负重能力及控制能力,是四爬位平衡反应出现的保证。髋关节的屈肌、伸肌、外展肌等肌群在下肢的交互运动中对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的支撑力不足可导致患儿四爬时左右摇摆。治疗时我们可以进行四爬位的重心移动训练来控制髋部:患儿取手膝支撑跪位,治疗师双手置于其髋部,缓慢于垂直为加压以提高其髋关节负重能力,同时向前后方、侧方用力使其重心前后左右移动。以提高髋关节的负重能力及四爬位平衡反应能力;也可在滚筒上进行四爬位训练以抑制髋关节的屈曲或伸展模式,提高髋部控制能力为四爬做准备。
四爬的完成,还需要双下肢充分的交替运动,躯干及髋关节屈曲紧张的患儿,两下肢的分离运动差,爬行时多是以两上肢向前,腰部屈曲,两下肢同时向前的兔跳样爬行,或以腹爬,两上肢牵拉两下肢及躯干向前移动;此时我们可用上田疗法中的肩、骨盆法来减轻躯干与四肢的肌痉挛,促进两下肢的分离及交替运动,同时还可左右回旋躯干,增强躯干的回旋及稳定能力。
五、核心的控制与膝立位的关系
膝立位(直跪)是婴幼儿由爬行运动向独站运动移行过程中的一个体位,是站和行运动的基础。与坐位相比,患儿身体重心提高了,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也减少了,所参与的肌群却更加复杂,这样就增加了患儿保持身体平衡的难度。直跪的完成,除了躯干肌群的参与,更多的是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稳定与协调。临床多见的是髂腰肌紧张的患儿直跪时骨盆前倾;内收肌紧张的患儿在直跪时由于基底面的狭窄而不能维持跪位平衡;内收肌松弛的患儿则由于双髋关节过度外展而形成“W”坐姿;臀大肌无力的患儿在直跪时表现为挺胸、凸腹,借助重心后移来取得平衡。针对上面的不同情况,治疗师可以通过分髋及髋关节的外展训练缓解患儿内收肌痉挛,提高外展肌群肌力;利用主动抬臀训练及飞燕式臀部伸肌训练促进髋关节屈曲痉挛的解除及后伸肌群肌力的正常;还可通过内收肌的主动内收训练或内收抗阻训练提高内收肌力。此外治疗师还可进行双膝立位训练、单膝立位训练及髋关节自我控制训练以提高患儿膝立位静态及动态平衡的建立。髋关节自我控制训练方法如下:患儿取膝立位,治疗师面向患儿,对患儿的髋与腹部进行轻推或轻叩,力的作用方向向后方或侧方,然后再使患儿自行调整恢复到膝立位。
六、核心的控制与站立、行走的关系
站立是行走的基础,正确的静态站立姿势是两腿立直,脚底踩平,头居中,躯干伸展,双肩双髋处于同一平面。动态的站立姿势是指站立时头、躯干、四肢各部位可随意进行适当的活动而仍能保持平衡。患儿只有完成立位静态、动态平衡,才能正常的行走。脑瘫患儿由于存在异常的下肢肌张力分布或髋关节控制能力差,往往在站立立直及站立平衡的完善上存在困难,表现为立位躯干或骨盆的左右摇摆。我们在消除下肢异常肌张力以后,可以进行扶站位骨盆控制训练、立位姿势控制训练或立位促通板上被动站训练等以增强脑瘫患儿的骨盆与躯干的控制能力。
正常的步行中必须是负荷体重的部位经常发生变化,它需要骨盆的对称性,左右两侧的分离运动协调。骨盆左右分离差的患儿在迈步时由于过剩的努力常带动另一侧下肢产生联带运动而造成行走的不稳或不协调,偏瘫的患儿则由于骨盆的失对侧性而产生特殊的步态。因此患儿在取得立位平衡的基础上,治疗师还要进行立位的姿势转换能力及骨盆的负重分离能力。常用的有两侧交替进行的弓步站立训练和控制骨盆带协助训练。治疗师用手的力量帮助患儿骨盆回旋及身体重心移动,以带动双下肢随骨盆的旋转向前迈出,从而让患儿感觉到交替步行和交替负重的感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脑瘫患儿核心的控制与运动员核心的稳定性还有很大不同,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是在正常肌力及运动功能下,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增加力的转动速度,提高技术动作的功效及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而脑瘫患儿的核心稳定主要是打破异常的姿势及运动模式,取得肌力肌张力的正常及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随着脑瘫患儿早期发现、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很多患儿的肌张力、异常反射改善明显,但患儿仍不能取得良好的脊柱、骨盆的控制,究其原因可能有二:1.缺乏对核心深层肌肉的训练,根据核心稳定性理论,脊柱的肌肉可为稳定肌和运动肌【2】两类。稳定肌通常位于脊柱深部, 起于脊椎, 如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多裂肌等, 这些肌群通过离心收缩控制锥体活动和具有静态保持能力, 控制脊柱的弯曲度和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运动肌一般位于脊柱周围的表层, 呈梭状, 如背阔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腰大肌及大腿及臀部肌群等。这些肌肉收缩通常可以产生较大的力量,通过向心收缩控制锥体的运动。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侧重于对运动肌群的训练,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可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借助巴氏球、平衡板、圆滚等康复器材增强脑瘫患儿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如平衡板上的膝立位、坐位、四爬位、立位训练等。2.肌肉的协同收缩能力差:根据神经发育学理论【8】,肌肉的协同收缩能力主要是指主动肌与拮抗肌协同收缩以完成正常的运动,维持身体的姿势与关节的稳定。如果协同作用的平衡被打破,那么运动的质量就会下降。如由于过度的相反抑制不随意运动型和失调型脑瘫的患儿在运动时会诱发拮抗肌即时的、过度的弛缓,使拮抗肌起不到运动停止的作用,表现为过度的运动性;痉挛型脑瘫患儿则由于主动肌拮抗肌的过度同时收缩,使运动中的拮抗肌不能弛缓,形成姿势紧张亢进的状态。这类患儿即使在被动的训练中肌张力得到降低,肌肉的协调能力仍差,表现为起始运动时拮抗肌的舒张过缓,造成起始运动困难,而在运动终末拮抗肌紧张过缓,运动不能及时停止。对于以上不同的情况,我们可用压迫叩击法使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同时发挥作用;还可用交替性叩击的方法,通过在患儿身体的不同部位上交替地进行相对方向上的叩击操作,达到使患儿确保中间位的目的。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脑瘫患儿核心的稳定与四肢及头颈的稳定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核心的稳定是头颈四肢正常运动的完成的保证,而四肢头颈肌力及肌张力的正常则是核心稳定的基础。如双下肢异常姿势的消失及良好的负重能力是人体核心在立位取得平衡的前提,而核心的动摇性则直接影响到了立位的实现。提倡核心的稳定并不代表对四肢肌群的忽略,相反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四肢运动的实现。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也很少是单个肌群或单侧肢体的问题,只是全身各个部分问题的轻重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中不能着眼于局部,而要从整体入手,按人体发育的规律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加以纠正,以更好的促进脑瘫患儿的恢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