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脑瘫?
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发作,感知觉障碍等。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李华伟
2.脑瘫的原因是什么?
脑瘫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4星期内,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大体上来说,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不适当的用药、接触毒性物质、感染弓形虫、患风湿病、先兆流产、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功能不良以及母亲高龄等;围产期因素是产钳分娩、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或急产、出生时窒息、早产、过期产、多胎等;出生后因素大多是因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感染、中毒等。一般来说,因围产期因素引起的脑瘫儿最多,其次为出生前因素,最少的是出生后因素。在我国新生儿窒息、低体重、黄疸、早产是引起小儿脑瘫的主要因素。
3.脑瘫如何预防?
小儿脑瘫的预防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这是预防脑瘫发生的重要一步,孕妇应尽量远离有害物,如烟、酒、宠物(如猫、狗等可能带有弓形虫)、毒物等;其次是孕期,尤其是孕早期,避免病毒感染,感染后不可随便用药,即使必须用药时也应先咨询医生后再用;第三就是定期产前检查,预防、监控疾病的发生,可有效地降低脑瘫的发病率,高危孕妇,包括多胎孕妇、高龄孕妇,更应注意孕期保健。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也要重视脑瘫的预防,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可能导致脑瘫因素的出现,对脑瘫的预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在脑瘫的预防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预防脑瘫,需要父母与医生的共同努力。
4.脑瘫早期症状是什么?
①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②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③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④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⑤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⑥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⑦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5. 脑性瘫痪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吗?
在脑瘫患儿中,有部分可能有智力低下的情况,但是,还有好多脑瘫孩子特别是手足徐动型脑瘫的智力正常,甚至脑瘫患儿上大学的报道也屡见不鲜。脑瘫指的是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而不是说一定会有智力低下。
6.脑瘫患儿如何进行康复?
小儿脑瘫诊断确定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
①为了加强小儿头部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位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形成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②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
③爬行训练是脑损伤康复的重要方法。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④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⑤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⑥在运动训练的同时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
7.脑瘫患儿如何进行康复?
脑瘫患儿主要以运动障碍为主,所以应通过各种方法以促进运动和大脑发育。常用的有运动疗法,包括Vojta 疗法、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上田法等;理疗,包括脑循环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肌兴奋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等等;水疗,包括中药薰洗、中药熏蒸、游泳等;针灸,包括头皮针灸、电针、体针等;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脑瘫的主要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各种手法对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抑制异常姿势,从而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其它还有教育疗法、语言疗法、感统训练、作业疗法、药物疗法、矫形器具的应用等等。
对于脑瘫患儿,主要的综合康复,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一项或几项康复治疗上。
8.治疗脑瘫的药物有哪些?对脑瘫患儿有效吗?
早期对脑瘫患儿应用药物促进脑发育,改善脑功能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脑活素(脑蛋白水解物)、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神经节苷脂、神经生长因子、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等,改善智力的还可以用奥拉西坦、茴拉西坦、吡拉西坦、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等,还有安坦、力奥莱素、左旋多巴等药物可以降低肌张力、改善肌张力波动。这些药物对脑瘫患儿有着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主要听取正规医院里专业大夫的意见,而不是偏听偏信,相信所谓的秘方等等,如××风暴、×蛇胶囊等,这样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伤,更主要的是耽误了孩子最好的治疗时间,造成了孩子更大的运动障碍。
9.什么是Vojta 疗法?
Vojta 疗法由西德学者 Vojta 博士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建,是一种集诊断、治疗、预防为一体的运动疗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来诱导产生全身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机能,因此也称其为诱导疗法。
本法有自成一体的 Vojta 姿势反射,用于早期诊断脑性瘫痪。 Vojta 法通过反射性腹爬和反射性翻身两种手技诱发患儿的运动能力、用身体各部位支持身体的能力、抬起身体的能力及移动能力,同时促进患儿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等,进而改善患儿的异常姿势、运动模式,促进正常姿势运动模式的发育。
10. 什么是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
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不自由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学者 Karel Bobath 和 Berta Bobath 夫妇于 50 年代确立的治疗方法。 Bobath 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小儿脑瘫,因此 Bobath 法又称通过反射抑制和促通而实现的神经发育治疗法。
治疗手法包括:
①反射性抑制手法(抑制伸展姿势、抑制屈曲姿势手法),前者适用于头背屈、全身呈 ATNR 、角弓反张患儿,后者适用于头前屈、脊柱弯曲、屈髋屈膝呈屈曲状态的脑瘫。
②关键点调节,指训练师在患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行调节,使痉挛减轻,同时可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的手法。
③促进姿势反射的手法,不需患儿过度用力,引导出患儿最大潜力,形成机能活动的运动姿势,并学习体会这种机能活动运动姿势的经验,达到治疗目的。
④叩击法是提高患儿一定部位肌肉的肌紧张,在四肢躯干上有规律地或任意地叩击后出现肌肉紧张,保持患儿正常姿势的促进手法。该方法的具体手法因人而异,可以有千余种。
11.什么是作业疗法?
是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发育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生活、学习能力得以恢复、改善和增强,帮助其重返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
用于脑瘫主要是:
①促进运动发育,保持正常姿势。如俯卧位可利用三角垫、治疗师或家长身体等训练患儿头上举、两手和两肘支持体重。仰卧位两上肢伸展向上并固定在中间位,促进正中功能位,双下肢也可上举,促进平衡功能。坐位头部直立调节。侧、后方平衡反射诱导动作练习等。立位姿势的保持,可利用站立架进行。
②促进上肢功能发育,粗大运动功能,如设计场面促进手臂与肩胛带的分离动作;增加肩胛带的自主控制,提高上肢的稳定性;诱发肘关节伸直,手到口的动作以及双手在中线上的活动。手的精细运动功能,促进手的把握,上肢、手和手指更好控制的感觉性活动;手抓放物件及手眼协调活动。
③改善知觉、认知功能。
④日常生活活动,衣、食、住、行训练。
⑤促进情绪、社会性的发育,使其自理,回归社会
12.什么是语言疗法?
小儿脑瘫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除表现有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外,约有3/4 的患儿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因此严重地影响患儿语言交流、感情交流、日常生活与学习,所以语言训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所以应该早期训练,使患儿早日参与社会。语言疗法可分为主动训练与仪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主动训练采用唇舌功能训练操。本操的研究设计是以语言发育神经学、神经心理学、语言学、语音学、语言病理学等基础理论为依据,由简至繁进行第一、第二套唇舌功能训练操。构音障碍的训练治疗包括放松疗法、呼吸训练、发音器官的运动训练;构音训练包括发声训练、持续发音、做克服鼻音的训练、训练患儿控制音量、音调与韵律、交流辅助系统等。仪器训练是采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仿照正常儿童的构音与发音模式进行训练。应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语音工作站、启音、启智与音乐治疗仪等。
13.脑瘫分哪几型?
(一) 痉挛型
肌张力增高是本型特征。一般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者易患本型脑性瘫痪,占脑性瘫痪患儿的60%~70%。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起立行走两腿呈交叉体位。足部可见尖足,尖内足、外翻,膝关节的屈曲挛缩,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等改变。上肢可呈手关节掌屈、拇指内收、指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等异常肢位,以致挛缩变形。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
(二) 强直型(强直僵硬型)
强直型是针对痉挛型中一组有四肢呈僵硬状态的患者而言。其伸张反射呈特殊亢进状态,有时难以严格区别。做被动运动时,其四肢无论屈伸都有抵抗,给人以弯铅管、搬齿轮那样的感觉。腱反射表现为正常或减弱。痉挛型和强直型共同的倾向为常常伴有智能、情绪、语言等障碍,以及癫痫、斜视、流涎等。不少患者需要手术。
(三) 手足徐动型
手足徐动型以不随意运动为主要特征,也有人称之为不随意运动型。有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病史者大多为手足徐动型脑瘫。其病变以大脑深部基底核、锥体外系部分为主。
患儿多表现非对称的不自然姿势,动作欠灵活、不完整,表现为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全身动作。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一旦精神紧张或想干点什么时就出现。不随意运动在四肢、尤其上肢为重,亦可见颜面(如皱眉、眨眼)、颈部、头部,以及手臂、手和指尖的不随意动作。躯干的坐位稳定性出现较晚,上肢的摇动可使躯干和下肢失去平衡,常摔倒,给人以乏力的印象。最重者可随精神紧张、兴奋而致全身强烈地突然伸张挺直,从而妨碍有意识、有目的的动作完成。
本型智商高者较多,但由于上肢障碍和语言障碍、故属于独立生活困难的病型。
(四) 失调型
失调型是由于小脑、脑干损伤,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征的病型。患儿不能完成正确的动作。手和头部可看到轻度震颤。立位平衡不稳定,不能调节步伐,多数用拐杖可以行走。重者不仅步行时常摔倒,坐位时亦不稳定,上肢功能障碍明显。轻中症患儿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以徐缓为特征。眼球震颤极为常见。患儿的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胫膝试验都难以完成。
(五) 震颤型
震颤型是指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而言。但典型的震颤症状在脑性瘫痪中极为罕见。而在手足徐动型患儿中偶可存在。
(六) 肌张力低下型
通常指在重症患者,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都缺乏,无反应而言,肌张力低是其特征,正好和痉挛型和强直型相反。
(七) 混合型
脑性瘫痪各型的典型症状混同存在者,称为混合型。实际上是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症状混合,或者三种不同的特征症状混同导致的脑性瘫痪。
14.什么是中枢性协调障碍?和脑瘫有什么区别?
中枢性协调障碍是由德国学者Vojta博士在1976年提出的,是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代名词.多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对那些有脑损伤病史,有发育障碍,有中枢性运动协调障碍等临床表现,但又不能确切地诊断为脑性瘫痪,而将来又有可能发展为脑性瘫痪的危险儿,出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而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其实中枢性协调障碍就是脑瘫危险儿。是脑瘫早期表现的一个代名词。中枢性协调障碍如果治疗早、病情轻,之后就是正常儿童;如果比较重、治疗晚,会发展为脑瘫。
15.什么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
肉毒杆菌毒素A是一种神经毒素,是美容整形的主流药品。而在治疗脑瘫儿方面的作用就是通过阻碍神经与目标肌肉之间的讯号传递而降低痉挛肌肉过度僵硬的程度,使得发育中的肌肉能够正常地生长。由于痉挛肌肉的长度增加,因而能降低挛缩的危险性,并能增加正常运动的发展机会。并非每一个脑瘫患儿都适合接受该疗法,在给患儿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之前,需要进行严格检查,确定患儿是否适用此种药物,还要确定接受治疗的患肢有无挛缩现象。只有详细地评估病童的症状,为每一个病童制定专门的康复治疗计划,配合药品的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16.推拿按摩对脑瘫有什么好处?
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其机制是:①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②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解除了紧张痉挛。充分拉长紧张痉挛肌肉的方法是强迫伸展有关的关节,牵拉紧张痉挛的肌束使之放松。降低肌张力有以下机理:①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②在加强循环的基础上,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③对因长期肌肉紧张痉挛而造成软组织有粘连者,则可帮助松解粘连。
17.头皮针灸有什么作用?
头皮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能加快脑部血流量,改善脑瘫患儿血液循环,促进脑代谢,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提高脑瘫患儿智力、促进脑瘫患儿语言、听力发育。同时通过对头皮的刺激,可以间接刺激所对应的大脑皮层,也就是不同的中枢,比如语言中枢、运动中枢、平衡区、视觉中枢等等,从而促进脑瘫患儿各方面的恢复。
18.中药熏蒸有什么作用?
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是牵张反射的一种表现,感受器是肌梭。在熏蒸作用下,骨骼肌局部温度上升,肌梭的传入、传出纤维的兴奋性减弱,从而使肌张力下降,肌痉挛缓解,痉挛性疼痛减轻。中药药汽熏蒸患儿机体表面,其所含的药物有效成分,可透过皮肤直接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其疗效。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是利用熏蒸时的温热和药物双重效应,以及肌梭传导受温度影响的特性,来有效松解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为肢体康复锻炼创造良好的基础。
19.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瘫有用吗?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在我国好多医院都开展了,但是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瘫真的有用吗?神经干细胞的确存在于成年动物脑和脊髓内的大量区域,如果人类对“神经干细胞”足够了解,就能够在人工的干预下,“制造”足够多的“神经干细胞”,然后根据需要,把它送到该去的地方,这样,很多神经系统的顽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最重要的难题有两个:神经干细胞能否分化为一定纯度的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进大脑后,能不能在正确的位置“长”出神经细胞来,而且这些“长”出来的神经细胞能不能长期“存活”。
除了上面两个难题,还有很多临床使用的细节无章可循,比如移植的方法、途径、佐剂、适应症等等。而且,神经干细胞治疗的效果评定,也是正在研究中的课题。很多国内外的神经专业科学家都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尽管科学家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将来应用于临床充满乐观的信心,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距离成熟的临床应用,还很遥远。甚至在实验室也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所以,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瘫的治疗目前还只能说是一个希望。所以,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疗效,还没有一个很权威的机构或组织做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