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肾虚”、“肾衰”、“尿毒症”等已不再是稀有名词,走在街上经常可以听到,不仅是学医的就是连普通人都知晓一点,甚至连没上过学的都会开玩笑说“你不会是肾虚了吧!”。当然肾虚不等于就有肾脏病。但是您的肾脏健康吗?您对自己的肾脏到底知道多少呢?郑州市人民医院肾脏移植科王延辉
肾脏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像一个清洁工一样,可以排除大量的废物和毒物来净化血液,并在血压调节、造血功能和骨骼生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我们平时常讲的慢性肾脏病起病时常常不被“感觉”,没有不适症状,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但是它的危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因各种因素会出现某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肾脏受损,而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群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是健康人群的20倍以上!并且随着该病的发展,肾脏的功能将逐渐衰退,排泄出来的毒素会越来越少,到了晚期就转化为尿毒症,所以我们称慢性肾脏病是“隐形杀手”。
在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6.5%~16%,美国慢性肾脏病人数已超过2000万。在我国,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也接近10%,40岁以上人群高达18.7%,由此也可以推测中国慢性肾脏病人数有可能超过1个亿, 慢性肾脏病将是今后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上海每年透析费用就要4亿人民币,给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沉重的社会压力。为此国际肾脏病协会(ISN)和肾脏病基金联合会(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三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病日”,希望引起大家对肾脏病的重视。
幸运的是,肾脏病虽然可怕,但是如果能早期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服用药物和改变某些生活习惯来延缓甚至阻止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并且现代医学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检测技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比如定期检验我们的尿液、血液和血压,就可以显示大部分肾脏问题的早期迹象。然而,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普通人群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还远远不足。作为肾脏病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向公众大声疾呼:慢性肾脏病就在您的身边!请关注您的肾脏!
如何预防和警示肾脏病呢?我们建议如下几点。
首先:劳逸结合
“劳则伤气”、“久卧伤气”,不论是过度劳累还是过度安逸均会损伤人体正气,导致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导致病情难以控制,另外人体劳累后体内代谢产物增多,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损害,所以我们要注重劳逸结合。
第二、预防感染
多数慢性肾脏病可因感染而诱发或加重。按上中下三个部位划分,生活中常见的感染可概括为:1.上部:呼吸道感染,多因感冒后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平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2.中部:消化道感染,多由饮食不规律或误食不洁的食物所致,要清洁规律饮食;3.下部:泌尿道感染,多由尿液反流所致,平时要多喝水,勤排尿,同时注意房事卫生。
第三、合理饮食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等。这些物质的异种蛋白含量高,常因患者体质关系而诱发或加重肾脏损害。同时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小便量少的患者要忌食高钾食品,如香蕉、柑橘、土豆、西红柿、南瓜、茶叶等,因体内钾主要通过小便排出,小便少的患者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对于市面上的营养品、保健品也要慎重选择,最好能听取专科医生意见,并且这些营养品、保健品的服用也不是“从一而终”。总之饮食宜清洁卫生,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品种多样化。
第四、祛除可逆因素
许多肾脏病的发展是缓慢的、隐匿的,早期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存在一些可逆因素,如严重腹泻导致的血容量不足、严重高血压、重度感染及出现排尿不畅的泌尿道梗阻等,此时消除可逆因素,肾脏损害往往可以缓解。
第五、慎用肾毒性药物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水溶性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100倍,容易引起肾损害。临床中常见的引起肾损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止痛药及偏方、秘方的误用,因此在用药时我们应谨慎,特别是说明书中有肾损副作用的药物,必要时应咨询肾内科专科医生意见。
总之肾脏病起病隐匿,发病率高,往往合并其它疾病,且后期疗效差,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从身边点滴做起,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