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黑变病是以大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其本质是结肠固有膜内含有大量脂褐素样物质。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且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较多发生于盲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段,粪便在这些肠段内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大肠黑变病的发生与便秘有关。便秘发生后使用导泻药物,药物亦会随粪便在大肠内滞留,大肠黑变病形成。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也与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如美鼠李皮、蕃泻叶、大黄等)有关。
本病常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由肠镜检查发现。有的患者可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等,也有少部分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肠镜检查可见到肠黏膜呈黑色、棕色或者暗灰色,边缘和早期病变为黄色或粉红色,呈虎皮纹状或斑片状。组织病理活检固有膜内有大量含褐色素大单核细胞浸润,肠壁其他层次正常。
大肠黑变病是一种可逆转的良性病变,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慢性便秘的治疗、避免长期应用蒽醌类泻剂等。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积极防治非常关键。
1、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报、玩手机或做其他的事情。
2、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多摄取膳食纤维,如麦麸或糙米、蔬菜、芹菜、韭菜等,多喝水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
3、要增加运动量 比如散步、慢跑、做体操,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在办公室里多做半蹲动作,也可以锻炼腹肌张力,弥补运动不足。
4、正确的治疗 对于较顽固的便秘,应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检查分析引起便秘的原因,根据便秘的轻重和类型,采用综合治疗。
大肠黑变病与大肠肿瘤有密切关系,资料表明大肠黑变病的患者中,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受检的非大肠黑变者,所以,确定为大肠黑变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大肠腺瘤和大肠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