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粘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室和主、肺动脉跟部严重扩张也可产生相应房室瓣和半月瓣的关闭不全。
心脏瓣膜病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多见,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心脏瓣膜如同“闸门”,一旦出现病变将出现血液循环紊乱,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心脏瓣膜手术是心瓣膜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成形术,即在不损害心脏瓣膜自身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修复技术对瓣膜病变进行修复,使之改善和恢复瓣膜以及心脏功能。基本的手术方法包括将粘连瓣叶交界分开、松解粘连的腱索、缩短延长的腱索、加固腱索、恢复瓣叶的相互接触和对合、加固瓣环等。
心脏瓣膜替换术,即当病人自身的心脏瓣膜已严重损害,无法进行修复时,则将病变瓣膜切除,将人工心脏瓣膜植入,以恢复病变瓣膜处的正常生理功能。尽管目前人工瓣膜的制作工艺日趋完善,但终究不能完全代替人体的自身瓣膜。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瓣膜成形术发展迅速,已具有成熟的理论和一定的临床经验。
二尖瓣、肺动脉瓣及三尖瓣成行术,技术成熟,效果可靠,经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主动脉瓣成形远期效果常不如二尖瓣好,再手术率高,基层医院不宜盲目开展。另外,瓣膜成形术必须有瓣膜置换的基础,最好有食道超声的指导,以避免再次手术之虞。手术风险主要和患者术前心脏功能、疾病时间、心脏大小、处理瓣膜的方法等有关。
瓣膜成形术同瓣膜置换术相比,它可避免瓣膜置换术的并发症,如血栓、出血、心内膜炎、瓣周漏、人工瓣失功能等;避免了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它最大限度保留了心脏瓣膜的自然结构,手术危险性较小,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瓣膜置换术;可节约医疗费用。
对婴幼儿及儿童来说,可避免术后终生抗凝治疗对日常运动中的创伤及手术的影响,避免对女性怀孕、生育产生的影响,避免术后长期随诊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随患儿生长发育需再次手术等问题。生物瓣膜替换术后虽然抗凝时间较短,但其使用寿命较短而限制其广泛应用。
因此,瓣膜成形术逐渐受到广大心脏外科医师的重视和患者的欢迎,并确立了在瓣膜外科中的地位,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宜尽量采用成形术,缺血性瓣膜病、退行性瓣膜病、不伴严重钙化的风湿性瓣膜病、育龄期妇女及抗凝剂禁忌的瓣膜病患者,尤为适用瓣膜成形术。
心脏瓣膜成形术是一种技术性和经验性很强的手术,是技术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采用综合矫正方法彻底矫正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不适合成形术者,宜考虑瓣膜置换术。
我国心脏瓣膜成形术的病源很广,由于该手术的可变性、复杂性以及对手术效果的顾虑,故目前开展工作不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相信,随着我国心脏外科医生瓣膜成形意识逐渐增强、瓣膜成形技术不断改进与提高,瓣膜成形术在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