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乙肝大国,但对于乙肝的“兄弟”――丙肝,国人所知甚少。有数据显示,我国丙肝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专家大胆预测,随着人群对于乙肝感染防护知识的重视及乙肝疫苗的推广,乙肝感染者势必减少,而丙型肝炎危害则会浮出水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3%,估计约有1.8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每年新发现的丙型肝炎有3.5万例,丙肝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肝病的最主要死因。在我国,一般人群丙肝病毒感染率为3.2%,丙型肝炎患者约3800万。由于该病症状比较隐蔽,以至于很多患者染病许久都没有发现,等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时却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丙肝究竟是啥病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虽然目前我国有近4000万的丙肝患者,但平日里能够真正发现的患者却并不多见,其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公众对丙肝的认识比较局限,由于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都比较多见,所以大家也都比较了解,在很多人心目中,危及健康、会引发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只有乙肝。而且丙肝的隐匿性比较强,很多患者即使已经染病也很少有明显的转氨酶升高及乏力症状出现,个别患者的病情甚至能隐匿20年后才突然发作,但这时多数都已经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了。同时,丙肝在许多基层医院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也不具备诊断和治疗的条件,这也限制了对基层群众的必要普查。
如何发现和治疗
既然这种病的隐匿性那么强,那么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怎样及时发现它呢?丙肝病程进展非常缓慢,这也是其临床症状比较隐蔽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同乙肝相比丙肝更容易转化为肝硬化或者肝癌。在此特别提醒肝功能转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者、密切接触者中有确诊的丙肝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或经常有某些医疗行为如输液打针而又不是在正规医院进行的人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去做丙肝检测。丙肝测定也很简单,主要是查丙肝抗体,如呈阳性,再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而最后确诊。与乙肝不同的是,丙肝虽尚无疫苗可预防,但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患者治愈率可达70%~80%,而早期患者的治愈率甚至能够突破80%。
如何自我保护防感染
丙肝的传染途径与乙肝并无明显区别,包括经血液传播(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及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而随着我国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推广使用和严格的血源管理措施,医疗行为导致的丙肝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时尚化”的传播途径却悄然而生。例如,在没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拔牙、文眉、文身等创伤性医疗操作;美甲、修脚、针灸、拔罐等造成的微小伤口或皮肤、黏膜破损;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丙肝病毒入侵的线路。丙肝疫苗目前尚未问世,因此我们也不可能像预防乙肝那样通过注射疫苗产生抗体进行事先预防,因此,日常生活中大家就更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输血的次数,并尽量不纹身、不扎耳洞从而尽可能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如果确实有此需要的话也要到正规机构接受服务。最后,大家还要注意别与他人混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因为这样也极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导致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