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胰腺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了。如果是早期发现的话,可以直接手术治疗,那么对于晚期并有远处转移者来说,到底路在何方?难道只能坐以待毙?
物理性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什么是局部晚期胰腺癌呢?腹腔动脉或者肠系膜上动脉或者是两者被肿瘤包绕,诊断时占30%-35%,就可定义为局部晚期胰腺癌。如果实行放疗或者化疗,其疗效有限,采取物理性消融治疗还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胰腺这个特殊的器官,目前现有的消融手段都存在居高不下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国外报道,射频消融并发症发生率有28%-40%,死亡率7、5%。而且胰腺癌的物理性消融治疗面临三大问题:肿瘤消融不全、损伤血管、损伤肠壁和胰管。那么新技术纳米刀能否突破消融治疗的瓶颈呢?
纳米刀是一种全新的尖端肿瘤消融技术,它通过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使细胞快速凋亡。纳米刀在 2011年10月获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同时还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截止到2012年底,全球已有一百多个核心肿瘤医院采用了纳米刀技术。
纳米刀的原理
纳米刀通过探针对肿瘤细胞释放高压脉冲,使其细胞膜产生纳米级的不可逆电穿孔,从而导致细胞的凋亡。肿瘤细胞凋亡后,体内吞噬细胞将细胞碎片吞噬掉,治疗区域逐步被正常组织所取代。
纳米刀的优势
临床研究表明,纳米刀是一种安全而又高效的肿瘤治疗技术,与其他肿瘤治疗技术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
1、 消融时间短
治疗直径约3cm的实体肿瘤时,纳米刀一般只需90个100毫秒的超短脉冲。一组治疗时间不到一分钟。因此即使有叁个或四个相互重叠的消融区,全程的消融时间也不会超过5分钟。治疗结束后,如身体状态好,当天或第二天即可出院。
2、 治疗区域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得以保留。
纳米刀消融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它能够保护消融区内重要的组织结构。所有经过纳米刀治疗的肝组织中,其重要结构,如肝动脉,肝静脉,门脉,肝内胆管均能得到良好的保护。而传统的消融方式,以升温或降温的方式让蛋白质发生变性,各类蛋白质和DNA均被破坏,以上的结构便会遭到破坏无法修复
3、 不受热池效应影响
纳米刀的消融主要是通过电脉冲击穿细胞膜,在此过程中不会产生热量,也不会受到其他外界温度影响。而传统的热消融或者冷消融,一旦消融区域内存在较大血管,其热量就会被血流带走,导致周边消融不彻底,容易造成复发,而纳米刀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
4、 治疗彻底,治疗边界清晰
纳米刀的另一个优势是,不管肿瘤所处的位置,尺寸大小以及形状,它都能对肿瘤进行完整消融。如上文所述,无论肿瘤是靠近血管的,还是形状不规则或者是大肿瘤,IRE都能对其进行彻底消融。此外,纳米刀消融区边界清晰,划界厚度仅为1-2细胞单元。治疗区和非治疗区域泾渭分明,因此,对纳米刀的有效性、治疗结果以及后续跟踪都能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和评估。而其他像射频或微波的消融方式,均会在消融区边缘出现“灰色区域”,即消融区的最外围区域上还有大范围没完全灭活的肿瘤细胞。这是造成日后肿瘤复发的主要隐患之一,而纳米刀不存在这一问题。
5、 治疗区域可恢复正常功能
传统的消融模式是通过温度让组织发生蛋白质变性,继而出现凝固性坏死,坏死后整个消融区里的组织结构便不复存在。然后剩下对脏器有毒性的坏死组织,无法再恢复正常功能。相反,纳米刀则是诱导肿瘤细胞出现凋亡。凋亡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能够利用免疫来促进细胞死亡,人体将把细胞凋亡识别为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然后通过细胞吞噬作用将凋亡组织清除掉,促进正常组织的再生与修复。
6、 效果过程可实时监控
纳米刀治疗能够通过超声、CT和MR进行影像导航和监控。在影像设备的辅助下,可以对纳米刀探针的定位、标靶区域的消融过程以及最终消融区的大小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影像中消融区边界的精确度可与组织学上的精确度相媲美。用超声或CT监控到的消融区与病理分析中测量真实的消融区的尺寸偏差仅有几毫米。由此可见,纳米刀消融的影像监控的精确度非常高。影像中还能清楚显示未消融的残余癌症细胞,据此医生能够对其再次进行消融。另外,实时监控还可以让医生观察到消融区周围组织的变化,从而推断出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保障病人的安全以及有助于其术后快速恢复。
7、 纳米刀可适应更多复杂的病情
传统的消融治疗中,一旦肿瘤靠近大血管、靠近胆管、胰管、肝门静脉等危险区域,则无法进行治疗,另外对于前列腺肿瘤或者脊椎附近肿瘤,消融容易导致神经受损而发生瘫痪、性功能丧失等情况。由于纳米刀不损及管道和神经,对于以上情况均能进行安全而有效的治疗,对该类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纳米刀的适应症
纳米刀适用于肝、肺、肾、胰腺、前列腺以及其他实体肿瘤,尤其对靠近肝门区、胆囊胆管、胰腺、输尿管的肿瘤具有独特优势。
国内目前尚未开展该技术应用,需要积累经验和进一步探索,不过它的问世也给患者带来了一种新的手段,看到了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