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1年,我科采用直肠镜下直肠套扎术治疗小儿直肠息肉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年龄3岁到7岁之间,病程2月到2年。均以大便无痛性出血或是大便滴血,还有大便后肛内有红色肿物脱出为主诉。
治疗方法:
经肛门直肠镜下直肠套扎器息肉套扎术。术前肠道给予清洁灌肠;水合氯醛灌肠麻醉或是口服水合氯醛麻醉,让患儿达到深睡眠状态。患儿取左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和铺巾,直肠镜外涂石蜡油润滑镜筒,然后直肠镜缓慢进入直肠,达到预计的病灶处再退出镜芯,能清楚的暴露息肉的头部和蒂后,将套扎器伸入直肠镜内,用套扎器的活塞头部将整个息肉推进套扎器的活塞头部,活塞头部已安装医用胶圈,然后扣动套扎器的扳机,将活塞头部的胶圈打入息肉的蒂部,观察息肉由红色转变为苍白色或是黯色,套扎成功。如果胶圈套扎不紧,可以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将胶圈打入息肉基底部;套扎成功后先将套扎器退出直肠镜筒,再将直肠镜退出肛外。术后给予抗生素3天治疗,同时给予肛内栓剂治疗,并观察术后患儿的大便情况。
结果:
本组40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疗程在1周左右,术后无感染和出血,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讨论:
直肠息肉(rectalpolyp)泛指自肠粘膜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一般较软,可单发或多发,包括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及息肉病等,较常见的是直肠腺瘤和小儿息肉;小儿息肉主要发生在5―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
小儿肠息肉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血附于大便表面,与大便不相混,出血量不大,和内痔出血相似,因此小儿如有类似内痔出血症状时,首先考虑肠息肉可能;息肉带蒂较长时,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回纳肛内。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粘液大便、大便频繁、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
如果发现小儿大便有以上临床表现的话,首先要考虑直肠息肉的可能,首要的治疗就是肛门指诊,大多数的小儿直肠息肉,指诊都能触及发现,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首先;小儿直肠息肉的危害比较大,发现后要及时的手术治疗,我们采用直肠镜下直肠息肉套扎术的治疗,是无痛苦的手术治疗方法,它能够在人眼的直视下,对距离肛门20CM范围内的直肠息肉进行套扎治疗,创面自行愈合,具有治疗短,治疗效果好,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多处优点。原理是通过胶圈的结扎阻断息肉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息肉的坏死脱落,具有出血少,痛苦小,安全高等优点;适应与直径2.0CM以下的带蒂息肉,且距肛缘20CM以内的直肠息肉。术后配合栓剂肛塞治疗,具有消炎止血之疗效。
预防:
1、避免肠道炎性刺激,若肠道有感染及时抗感染治疗。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多样化,避免长期偏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谱,多食含纤维素和纤维素丰富的新鲜蔬菜等,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和腹泻。
3、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