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
(I)胎脂:出生后。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胎脂的多少有个体差异,生后数小时渐被吸收,但皱褶处胎脂宜用温开水轻轻擦去。胎脂若成黄色,提示有黄疸、窒息或过期产存在。
(2)黄疸: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一般持续一周后消失。
(3)水肿:生后3~5日,在手、足、小腿、耻骨区及眼窝等处易出现水肿,2~3天后消失,与新生儿水代谢不稳定有关。局限于女婴下肢的局限性水肿提示Tunner综合征的可能。
(4)新生儿红斑:常在生后1~2天内出现。原因不明。皮疹呈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斑丘疹,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婴儿无不适感。皮疹多在1一2天内迅速消退。
(5)毛囊炎:为突起的脓疱,周围有很窄的红晕,以颈根、腋窝、耳后、肘曲分布较多,数日内消退。
(6)粟粒疹:在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常可见到因皮脂腺堆积形成针头样黄白色的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7)汗疱疹:炎热季节,常在前胸、前额等处见针头大小的汗疱疹,又称白痱。因新生儿汗腺功能欠佳所致。
(8)青记:一些新生儿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生青痣。随年龄增长而渐退。
(9)松红斑:为分布于新生儿前额和眼睑上的微血管痣,数月内可消失。
2.头面部
(1)颅骨:颅骨软,骨缝未闭,具有前囟及后囟,有时在前后囟指尖可触到第三囟门。前囟直径通常为2~100px2,后囟一般只能容纳指尖。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及宫内感染患儿。出生时因颅骨受产道挤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变形,骨缝可重叠。顶先露分娩的新生儿头部可显得狭长,先露部位经常见到水肿和瘀块,几天内可褪去。有头颅血肿的新生儿头部可表现为囊肿样的肿块,通常需2~3个月内消散。
(2)眼:生后第一天,眼经常闭合,有时一睁一闭,与眼运动功能尚未铷调有关。有难产史者有时可见球结膜下出血或虹膜边缘一周呈红紫色,多因毛细血管瘀血或破裂所致,可在数日后吸收。双眼上斜或内眦赘皮应疑有21三体综合征。伴有眼睑水肿和大量脓性分泌物常是淋球菌感染的典型表现。大面积角膜混浊伴有高眼球张力则是先天性青光跟的指征。正常瞳孔反射呈红色,若呈白色者提示有白内障、肿瘤或视网膜病的可能。
(3)鼻:鼻梁低,因鼻骨软而易弯,可见歪斜,但以后不留畸形。新生儿用鼻呼吸。若后鼻孔闭锁畸形,出生后可立即表现严重呼吸窘迫。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后可表现鼻塞、张口呼吸,鼻前庭皮肤湿疹样溃疡。
(4)口腔:口唇皮肤和粘膜分界清,粘膜红润,牙龈上可见由上皮细胞堆集或为粘液包囊的黄白色小颗粒,俗称“板牙”,或“马牙”,可存在较长时期,切勿挑破以防感染。硬腭中线上可见大小不等(约2~4mm)的黄色小结节(彭氏珠),亦系上皮细胞堆集而成,数周后消退。舌系带有个体差异,或薄或厚,或紧或松。两侧颊部各有一个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吸吮乳汁,不可挑破。巨舌症提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有Beckwith综合征的可能。有时可见到唇裂或腭裂。小下颌要想到PierreRobin综合征的可能。
(5)耳:其外形、大小、结构、坚硬度与遗传及成熟度有关,愈成熟耳软骨愈硬。耳轮低于眶耳线称为低位耳,在一些综合征中可见到。
3.颈部:甚短,颈部皱褶深而潮湿,易糜烂。有时可见到胸锁乳突肌血肿,可导致其后发生斜颈。颈后皮肤过度折叠呈颈蹼状,为Turner综合征的体征之一。
4.胸部:多呈圆柱形,剑突尖有时上翘,在肋软骨交接处可触及串殊。新生儿呈膈肌型呼吸,有时可见潮式呼吸,生后4~7天常见有乳
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或见黑色乳晕区及泌乳,2~3周可消退,此是由于母体内分泌的影响所致,切不可挤压以防感染。
5.腹部:多稍隆起,早产儿因腹壁甚薄,可见到肠型。肝脏软,在锁骨中线肋缘下50px,脾脏有时刚触及。生后脐带经无菌结扎后,一般1~7天脱落,脱落前应检查纱布有无渗血。脱落后脐部应保持干燥。有时可见到脐疝。
6.生殖器:生后阴囊或阴阜常有轻重不等的水肿,数日后消退。两侧睾丸多下降,也有在腹股沟中,或异位于会阴、股内侧筋膜或耻骨上筋膜等处。有时可见一侧或双侧鞘膜积液,常于生后2个月内吸收。一些女婴在生后5~7天可有灰白色牯液分泌物从阴道流出,可持续两周,有时为血性,俗称“假月经”。此是由于因分娩后母体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生殖器色泽增深,多与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有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