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整28天前的一段时间定为新生儿期。绝大多数新生儿为足月分娩,即胎龄满37周(259天)以上,出生体重超过2500g,无任何疾病。
1.呼吸
胎儿有微弱的呼吸运动,但呼吸处于抑制状态。出生时,由于本体感受器及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刺激,反射地兴奋了呼吸中枢,大多数新生儿开始时呼吸比较规则。有人认为脐带结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速了流经颈动脉悻的循环,提高了该感受器的敏感性,也对呼吸起作用。若有短暂的窒息状态,则血一气体浓度及pH的变化起着强有力的化学刺激作用,它激起网状结构的功能活动,把呼吸中枢的兴奋度谰节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生儿呼吸运动较浅表,但呼吸频率快(约35~45次),故每分钟相对呼吸量并不比成人低。初生头二周呼吸频率波动大,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80次/min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快动眼睡眠相时,呼吸常不规则,可伴有3~5s的暂停。在非快动眼睡眠相时,呼吸一般规则而浅表。
2.循环
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了如下的重要动力学变化,与解剖学的变化互为因果。①脐血管的结扎,系人为所致;②肺的膨胀与通气使肺循环阻力降低;③卵圆孔的功能性关闭,是由于肺血管阻力降低后右心压力降低而左心压力增高之故。此时血液仍经过动脉导管自左向右分流,起着提高周固血氧分压的作用。有的新生儿最初数天听到心脏杂音,可能与动脉导管暂时未闭有关。
正常新生儿血流的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故肝、脾易于触及,而四肢易发凉,束梢易出现青紫。脑中的血流分布亦不平衡,在足月儿的大脑旁矢状区和早产儿的脑室周围白质部位为脑血流分布最少的部位,当全身低血压时,容易造成这些部位的缺血性损伤。
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心率一般是规则的,为120~160次/min。有时可以出现一过性的心率波动。血压在6.66/4kPa(50/30mmHg)至10.66/6.66kPa(80/50mmHg)的范围。
3.泌尿
胎儿出生时肾脏已具有与成人数量相同的肾单位,但组织学上还不成熟,滤过面积不足,肾小管容积更不足,因此肾的功能仅能适应一般正常的代谢负担,潜力有限。
肾小球滤过率,接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人的1/4~1/2,其后随血压的上升,肾血管阻力的降低,滤过面积的增大和基底膜通透性的改善,滤过率逐渐提高,到1岁可达成人水平,肾排出过剩钠的能力也低,含钠溶掖输给稍多可致水肿。
浓缩功能相对不足,最大浓缩能力为500~700mOsm/L。故以较浓乳方喂新生儿,可导致血尿素氮浓度的增高。肾稀释功能尚可,尿中溶质最低浓度可达50mOsm/L,在负荷增加酌情况下酸化尿的功能有限。
新生儿由于肾功能不足,血氯及乳酸含量较高。人工喂养者血磷、尿磷均高,易引起钙磷平衡失衡,产生低血钙。
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便排尿,如果喂养不足,生后第一天可仅排少量的尿。
4.消化
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能适应较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吞咽功能完善。生后不久胃囊中就见空气。咽-食管括约肌吞咽时不关闭,食管不蠕动。食管下部的括约肌也不关闭,故易发生溢乳。整个消化道尤其下消化道,运动较侠,出生时咽下的空气3~4小时内到达直肠。
新生儿唾液分泌少,常呈中性甚至酸性反应,胃酸于出生后暂时地显著增高,第1天后逐渐下降,至第8天游离酸为零,新生儿消化道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唯胰淀粉酶要到生后4个月才选成人水平。若适当提前喂淀粉类食物,有可能促进此酶的分泌。
新生儿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好,其胃中的凝乳酶起了较大作用。肠壁有较大的通透性,有利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故母乳喂养小儿血中的IgA、IgG及IgM浓度较牛乳喂养者高。但其他蛋白分子通过肠壁可产生过敏,如牛乳过敏、大豆蛋白过敏等。
新生儿胃解脂酶对脂肪的消化起较大作用。人乳脂肪85%~90%能被吸收,牛乳脂肪吸收率较低。
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可排出墨绿色胎粪,3~4天内转为过渡性大便,若生后24小时未见胎粪,宜进行检查以排除先天性畸形如肛门闭锁或巨结肠等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