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瓣抗凝的人群
1、生物瓣置换术者需要6个月左右的短期抗凝
2、机械瓣置换术者必须终生抗凝
二、抗凝药物的种类
当前瓣膜置换术后使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四类:(1)香豆素类药(华法林);(2)抗血小板类药(潘生丁、阿司匹林等);(3)肝素/低分子肝素。(4)凝血酶抑制剂(西米拉坦)。目前公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首选华法林。
三、华法林的药理作用
华法林为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妨碍维生素K参与的Ⅱ、Ⅶ、Ⅸ、Ⅹ四种凝血因子合成发挥抗凝作用。华法林口服后36~48h起效,而完全发挥抗凝作用需要72~96h。一次给药抗凝作用可维持3~4d,停药后,随着新的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合成,凝血功能也需经多日渐渐恢复。
四、华法林的给药方法
华法林给药有维持量给药法和饱和量给药法两种。其中前者应用最广,适用于不需要紧急抗凝的病人,为术后1~2天引流量明显减少或拔除引流管后口服华法林抗凝,开始每天用小剂量(2、5~3mg),2~3天后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一般7~14天后可达到稳定抗凝效果。 五、抗凝监测及标准
凝血酶原时间(PT)是华法林抗凝最常用的监测方法,但PT检验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必要时应重复多次检测。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国际敏感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ISI)来校正PT值,所得结果称国际标准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1985年,国际血栓抗凝协会和国际血液标准协会联合要求PT出报告必须同时出具INR结果。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国人的抗凝标准要较欧美人为低。机械瓣替换术后抗凝治疗的PTR/INR宜控制在1、5~3、0之间。
六、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及处理策略
1、 药物的影响
增强作用:酒精、保泰松、水合氯醛、利尿酸、别嘌呤醇、西咪替丁、类固醇(甾类化合物)、消炎痛、奎尼丁、水杨酸盐、甲状腺素、灭滴灵、氯霉素、磺胺、甲硝唑、利尿酸、胺碘酮 奥美拉唑 对乙酰氨基酚、肝素、高血糖素等
减低作用:维生素K、安眠药、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利福平、灰黄素等
2、 饮食的影响
病人术后的饮食可干扰香豆素药的抗凝作用,但并非直接,一般干扰很小。术后早期,全身情况好转,肝功恢复正常后,胃纳增加一个阶段后常应增加服药量,特别是经常吃菠菜、青菜、蕃茄、菜花、鲜豌豆等蔬菜量较大,或经常吃较多肉食如猪肝,或水果等,因这些副食晶中含维生素K较多,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减短。但在抗凝剂量调整阶段以后,正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中,饮食对抗凝的影响并不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