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并存在严重的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复发关键的措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其手段是综合性的,包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危险因素、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推荐:对于症状性颈动脉高度狭窄(>70%)的患者,无条件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时,可考虑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toid artery stenting CAS)。因此,可以说血管内支架治疗首先是针对某些合适的血管,而不是解决全部问题。而导致血管狭窄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等,这些因素不是血管内支架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长期服用相关药物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再配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才能奏效。除此之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也要求服用抗血小板类药物,2011版《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和2010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均明确指出脑血管病支架术前及术后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术后阿司匹林终身服用,氯吡格雷最少服用1个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