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明显偏离正常及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可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是:
1、18岁前即有品性障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
2、其性格特点,行为模式明显偏离正常,这种人格明显影响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3、不能从以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4、有一定童年、幼年时期不良家庭环境纪录。
5、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痛苦。
6、难以治疗和矫正。
常见人格障碍的类型:
1、偏执性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4、冲动性人格障碍
5、表演性人格障碍
6、强迫性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之间的行为特征,即患者既不是“正常人”,又不能算是“精神病”。但由于某些类型的人格障碍似乎于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而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的早期可有人格方面的改变,因此人格障碍也应是精神病学研究的课题。
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人格障碍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的趋势,这与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幼年时的家庭不良教育密切相关,如过分溺爱或暴力。在人格障碍中单亲家庭远高于双亲家庭。在这种不良的家庭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格障碍的分型多为反社会性及冲动型人格障碍。
这些人的行为特征是:极端自私,办事不考虑他人的利益、社会规范及道德,脾气暴躁,易冲动,行为不计后果,只要不按我的要求办,就用拳头说话,如找父母要钱挥霍,只要不给就殴打父母。而且这种人特别容易记仇、好斗、报复心理强,一点小事纠缠不休,一般亲属也不愿意招惹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这种行为模式也容易给他人造成危害。这些人事后也有后悔之意,但很快就淡忘了,再遇到事,还是那样。
一旦形成人格障碍,很难矫正。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心理治疗因为病人不配合疗效不明显。社会约束对人格障碍几乎是一个空白,相关的法律规定,因人格障碍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故这样的人不可强制住院(除非病人愿意自己住院治疗,但这种情况极少),他没犯法,不可以法律制裁,又不能强制住院。打的父母满地找牙,没有人能奈何(当然如果有违法犯罪行为完全负法律责任)。
此时父母的处境非常艰难,祈求医生强制收病人住院,他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不收他住院,我们弄回去怎么办啊?(可是医生也不能违法强制收这样的病人住院),看到家属那种无奈,欲哭无泪,医生也是爱莫能助。
所以,奉劝那些正在溺爱孩子的父母们,你们要改一改,千万不要把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否则毁了他一生,你们的将来也远离幸福。或打算离婚的夫妻,你们要考虑到一点,你的孩子成为人格障碍的可能要比正常人群高得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