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疾病,讲究辨证论治,对病名及证型的确定,方能遣方用药施针。中医疾病名称,譬如咳嗽、哮病、喘证、痰饮、心悸、心痛、不寐等,均属主症性病名。辨证中的“证”,亦是从整体上对症状群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势及疾病发展与转归等本质变化的概括与总结。继而演变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等辨证体系,均从不同角度对于症状的描述、归纳及辨识。因此,诊断作为治疗疾病的基础,与病家的症状密切相关的。
中医治疗学的最早探究,来源于所选穴位及药物对于症状的改善作用。知穴、药之属,晓穴、药之性,辨穴、药之长,熟穴、药之伍,明穴、药之用,以穴、药尽其用,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疾病的作用。譬如阿是穴的由来,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 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也就是说,用针之时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话,扎在合适的地方,如果能够达到效果的话就可以。这些特殊的痛点就称之为“阿是穴”。
《灵枢・经筋》说:“以痛为输”,即根据痛的部位,及外在的症状表现来定位。继言元・窦汉卿所云“阳F阳维并督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纲纪,十二经络十二原是谓枢要。”然而历代腧穴之作皆详于腧穴主治唯列病名,而疏于分析该穴在主治病证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用药讲《神农本草经》云:“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魁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葛根,味甘,平。
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后世虽完善了穴位的定位归经及穴性考编,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等理论,但其落脚点仍然是对特定症状的改善,如《本草备要》云:“黄芪:补气,固表,泻火,甘温。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单味药物作为治疗的单元,对特定症状的针对性改善作用,是用药时需要明确的基本点。方剂典籍中,同样包含了大量依据症状治疗的内容。《伤寒论》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是”的“证”,是指疾病中具有用方特异性的症状,是选择主方的指征。作为治疗主体的方剂,在具体使用中,同样需要针对症状进行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