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痉挛状态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因其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而得名。它的出现,妨碍了患肢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是中风致残的重要原因,已成为脑卒中康复研究的重点。
现代医学认为痉挛系肌肉或肌群断续的,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它是中枢性瘫痪时,上运动神经损伤综合征的一部分,在痉挛期最重。目前,康复医学根据临床病程长短,将卒中后偏瘫的治疗分为急性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偏瘫痉挛期是指病后4周左右,它标志着中枢性偏瘫后,脊髓的“休克期”已过去,脊髓低级中枢恢复了对运动能力的控制,但大脑病变使皮质层高级中枢对脊髓低级中枢的抑制作用及对运动的控制能力尚未恢复,从而出现一系列脊髓水平的较低级的原始反射活动。主要表现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肌张力异常增高,甚至出现痉挛状态。有些患者即使在静息时不表现痉挛状态和肌张力增高,但在从事主动活动时,也会出现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在这些粗大的运动中有关的肌肉也表现为痉挛或高张状态,偏瘫痉挛期使患者的运动更加困难,只要想运动,即以异常的运动模式出现,严重妨碍了肢体功能活动的完成,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至影响其生活质量。
我们认为偏瘫痉挛的防治应贯穿于整个中风病的治疗中,中风病早期的预防,发病后及早的正确治疗,是减少痉挛状态的出现、防止中风致残的重要因素,而中医中药及综合康复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偏瘫痉挛状态早有认识,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灵枢・邪客》指出:“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难经・二十九难》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证治汇补》云:“病有终身不愈者……或屈而不能伸,或伸而不能屈,在手足使然。以风伤肝,肝主筋,筋为之也。”《景岳全书》亦云:“凡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致抽挛僵仆者,皆是此证。”等等,认为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出现或为阴阳失调,或为阴虚邪实所致。治疗或从阴阳论治而强调“泻阴补阳”,或从虚实偏胜而着眼于“补虚泻实”。如《针灸甲乙经》曰:“偏枯不仁,手瘛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针灸大成》亦云:“中风筋急不能行,内踝筋急,急灸内踝上四十壮,外踝筋急,灸外踝上四十壮”。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以肝肾阴虚为本,随着病情的发展,筋失濡养而导致的偏瘫侧肢体拘挛日渐成为矛盾的焦点。治疗或从少阳、太阳、督脉、阳维、阴维以经论治,或从肝、肾、脾胃以脏腑论治。
我们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总结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基本病机和治疗规律。
(一)阳气虚衰,湿阻血瘀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基本病机
阳气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始动力,若阳气虚弱,则会导致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减弱、失调而变生诸疾。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指出了阳气在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进而明确指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人之神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脑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五官灵敏,耳目聪明;筋得到阳气的温养,肢体才能柔和而活动自如;脉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气血畅通,提示了“阳气虚衰”是筋脉痉挛的致病根本。《内经》还认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短为拘”,“邪气恶血……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等等,提示了湿邪瘀血是筋脉痉挛的致病因素。而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伤阳气,所谓“湿盛则阳微也”,若二者相得,则阳愈虚,湿愈重。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就是由于中风日久,过度地锻炼,过度地应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之品,伤阳耗气,一则阳气虚衰不能温养筋脉,筋失温煦;二则阳气虚衰,阳不化气,津停血阻,酿湿生痰,因痰致瘀,痰瘀互结,壅塞脉络,筋失柔养,发为痉挛。据此我们提出“阳气虚衰,湿阻血瘀”是偏瘫痉挛状态的基本病机。
(二)温阳益气,祛湿化瘀是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基本大法
由于阳气虚衰在中风痉挛性偏瘫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阳气虚衰是偏瘫痉挛状态的致病之本,湿邪瘀血是偏瘫痉挛状态的致病之标,阳气虚衰,湿阻血瘀贯穿于其病程始终。所以我们认为温阳益气,祛湿化瘀是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基本大法。以温阳益气、祛湿行瘀,温通经脉而疏其机;振奋土气,健脾助运而绝湿源;补后天益生化之源,养血而柔筋之体,随证施治,机园法活。在治疗过程中要时时注意顾护阳气,顺从阳气喜温而恶湿,喜润而恶热的特性,抓住筋脉喜润喜柔这一环节,辨证施治,有的放矢。如此,则能抑制筋脉刚劲之质而为柔和之体,顺其条达畅茂之性。
(三)针药并用,以项腹针治其外四法四方调其内
基于对偏瘫痉挛状态病因病机的认识,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心得,总结出“项腹针”和“四法四方”,针药并用,以项腹针施治于外,四法四方调其内,收效甚佳。
相关文章